【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法国高等师範学院不仅是「师範」学院 2012年11月23日 12时讯
高等师範学院(écoles normales supérieures, ENS,目前法国共有三所:巴黎、里昂、卡相)的用途何在?儘管在法国菁英培育体系中,ENS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但它们相当忠于最初的任务:培养日后能灌溉滋养法国学术创造的教师-研究员。卡相高等师範学院(ENS-Cachan)校长Pierre-Paul Zalio说明:「讨论法国的高等师範学院并不容易,因为人们很难理解这究竟是怎样的学校。而学校付给学生薪水对事情更没帮助,有时反而为学生带来『被国家宠坏的孩子』的标籤。人们常忘记这些学校的任务 ─ 为国家造就大学教师与研究员,不过ENS本身却都依此任务进行考量。」
根据里昂高等师範学院于2010年进行的调查,80%的毕业生获得公家机关任用。此调查的对象包括当初以个人申请表件筛选入学的「学生」,和通过竞试、以实习公务员身分入学的「师範生」(Normaliens)。后者从入学后起算,必须为政府服务十年。其中小部分最后选择辞去这项任务。调查报告补充:「毕业生主要的工作领域是教学和专业科学与科技。」 巴黎高等师範学院(ENS-Ulm)也有相同见证。校长Marc Mézard表示:「在毕业几年后,65%的毕业生(实习公务员)在高等教育与研究机构继续学术生涯。其他学生中,10%在高等学院预备班任教,10%进入公、私营企业,5%-10%成为高阶公务员。剩下5%-10%的学生我们未掌握任何资料。」毕业20年后的情形又如何?校长表示:「数据相同」。
这是相当合理的结果。因为大多数学生在毕业时都完成了论文(巴黎高师有80%的学生、里昂超过70%、卡相73%)。事实上,最贴近学术研究走向的教学是ENS的特色之一。里昂高师校长Oliver Faron说明:「我们培养的学生是以从事研究工作为目标。大家都在谈透过研究来培育人才,但真正这幺做的学校很少。」因此,虽然高等师範学院开启了各种可能性,也包括「出名」一途,但它们首先培养了具有科学精神的学生。而我们可以假设,无论往后出路为何,这些学生都将保留这种知识严谨性。
一位通过中等教师最高资格考,在高中任教三年半后选择进入国家行政学院(ENA)深造,现任职于国家信託银行(Caisse des dépôts)的卡相高等师範学院毕业生表示:「卡相的教学对我很有帮助。首先,我保有经济学背景,再来,我获得了科学与分析的严谨精神。直到现在,无论要说或写些什幺之前,我都会先自我提问,并确认自己要表达的事正确无误。」
【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法国高等师範学院不仅是「师範」学院普遍而言,ENS毕业生的就业情形相当好。Mézard解释:「学生受的训练让他们在基本知识中深植了知性的好奇心,能意识到既有说法的侷限,并有能力研发出超越此侷限的策略,他们具有在科学研究中的调适性与花时间思考的能力。他们是获得卓越培训的优秀学生。因此在职场上相当受欢迎。」
不过,仍有某些毕业生得从中学教师起步。巴黎高师毕业生「职业生涯」组负责人François Bouvier解释:「这是有因可寻的,因为公职数量缩减,最高资格中等教师也不例外。」结果是,某些通过最高资格考的学生,特别是文学科学生,被分发到国中任教。Bouvier惋惜:「这不正常。学生来找我,跟我抱怨:『我做了这幺多努力不是为了当国中老师!』其他通过考试的学生準备博士论文,希望有机会到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或大学任职。当无法顺利任职时,他们回到中学,但因为已经失去所有考绩分数,他们被随处分发,有的在赛纳-圣丹尼(Seine-Saint-Denis,巴黎北郊的贫困地区)当代课教师。某种程度上,这是人才浪费!」但他也强调,类似的「降级」情形也发生在大学中,因为大学职缺也一样少。因此,校方「鼓励学生研读双学程」。里昂高师校长表示:「透过补充的能力来丰富所受训练的广度相当重要。」学生可以在ENS学生物,但同时就读兽医学院或医学院,在ENS修读文学,同时就读美术学院。各种组合都可行,日后也将有更多出路。(驻法文化组编译)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法国高等师範学院不仅是「师範」学院 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台湾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