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诗省政府为解决多年来引起诸多争议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决定每年注入5百万元帮助学校,而这项资金与学校为节能减碳每年付给皇冠太平洋碳信托公司(Crown corporation Pacific Carbon Trust)的支出是几乎相等的。
因此,教育局要求省政府重新审核这份支出,让这项经费回归给学校使用。再者,碳信托(Carbon Trust)将这笔费用提供给私人企业减低温室气体排放,让许多人批评卑诗省政府利用碳信托挪用公款来帮助纸浆厂、天然气开发厂、锯木厂及温室等私人企业。
卑诗省教育局学务委员协会主席Michael McEvoy表示这个新项目将有助学校建造高效节能的设施,提昇整体环境品质。卑诗省自由党政府节能减碳的政策之一是使公家部门在201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降到零,而学校在经费拮据的状况下,唯一的对策便是付费给碳信托公司,使他们的温室气体排放与私人企业的减量互相抵消。
但是,无党籍北卡里布市议员Bob Simpson表示这个项目并不能有效降低卑诗省内温室气体排放,尤其卑诗省共有60个学区,光是温哥华学区就有超过100所学校, 5百万元只能粉饰太平。除此之外,Simpson也指出医院与大学没有类似的方案资助,何况这些单位还须支付燃料附加税。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加拿大卑诗省政府挹注经费执行校园节能减碳 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台湾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GeorgiusCandidius)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