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设在加州尔湾的「明日计画」理事长朱莉·埃文斯指出,「人手一个移动式通讯设备改变了教室环境的感觉。」该组织是一个全国家性促进科技在教育的非营利性组织。朱莉·埃文斯进一步表示,「学生们可以带这设备四处走动和做事情,让他们走出传统的学校环境。」因为透过他们所拥有的移动设备,学生感觉他们可以和系统连接,并成为评估过程的一部分。
哈佛教育学院的克里斯托弗‧德德教授也注意到学生和他们的移动设备之间的独特关系。根据他的说法:「孩子们觉得手机是自己的一部分,他们对笔记电脑或工作站就不会有这种感觉。这是一种你和你的手机的思考合作夥伴关系,你做一些思考,你的手机做一些思考,那麽你变得更聪明。」
德德教授认为教育工作者开始考虑到这些移动式通讯设备萤幕大小和可使用的平台及如何将这种装置使用於学习成果评估上。同时,但很显然,移动设备,至少在两个方面有成为评估工具的潜力:(1)问一个问题,然後得到答案,(2)记录和存取这过程。德德教授说,「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些思考的问题,看看他们的反应,从中了解他们的理解程度,也许以此回馈为基础修改接下来的学习方向,对学生来说,这是帮助学习非常丰富的一种回馈。」
德德教授也正在探索如何使用移动通讯设备可以通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这是透过通讯设备的信息增强学生与现实世界互动的一个过程并作为评估工具使用。例如,在上科学课的学生可以带设备到学校操场,并用它来确认植物或树木种类,或是历史课学生可以使用他们的设备上的GPS功能,导引他们到重要的历史古蹟。
许多学校正在尝试这些方法,康州的东沙湾学区中一个有3,200名学生的小学,今(2012)年教师会使用不同的入学朗读测验方式。取代以往使用纸和铅笔记下有关每个学生的意见,然後由收集和分析这些记录的方法,每个老师改用一个iPad记录信息,然後通过由纽约市的教育科技公司「无线世代」开发的软体发送到一个中央数据库。
在这学区负责实验将ipad纳入教室使用的技术整合的泰勒‧奥格老师指出,「我们的首要目标之一,是能够开发一个系统可将很多的数据集中到一个地方」。将评估方式移到移动通讯设备的可能会给学生和教师带来快速及丰富的回馈数据,但没有适当的设备和强大的基础设施来支持和管理,评估设备整合会是一个挑战。
在位於新泽西州蒙特克莱尔的蒙特克莱尔金伯利学院,一所私立幼稚园到12年级学校服务的教育技术主任瑞山‧理查兹先生认为,除了使用移动设备来收集教学数据,教师还可以使用这些设备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目前全美各地,主要移动设备使用在形成性评估 (formative assessment),而不是高风险的标准化测试。
奥勒冈州波特兰市勘比学区技术和创新部主任乔‧摩拉克表示,「教师努力的学习并希望与新科技同步,他们正在寻找各种不同的方法来使用它们(移动通讯设备),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我想易於使用的设备和教师真正起带头作用才让这新方式能够落实。」
译者: 姚君佩
本文章来源于台湾教育部,请我们一起了解下台湾教育的一些情况吧。台湾与祖国大陆一样,有着浓厚的重视兴学办教的传统。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在台湾开始兴办教育事业。17世纪中叶,在孔庙设立“太学”,陈永华为“学院”,也是“太学”的主持人,可以说是台湾最早由中国人自己建立的学校。陈永华不仅自己鼓励乡社办小学,还重视高山族的教育,鼓励高山族送子弟入学。清政府治理台湾后,更重视台湾的教育事业,在台湾逐步建立府学、县学和社学,历任巡台长官都兼任台湾的学政(教育长官)。福建巡抚沈葆桢入台主持防务后,为发展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指示举办“番学”,从此高山族的教育得到了重要发展。台湾逐渐建立起包括“太学”、府学、州学与“番学”在内的初步教育体系。当时的“太学”,相当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府设府学,州设州学,可以说是一种中等教育;乡社设社学,即乡塾,为初等教育;“番学”为少数民族教育。同时台湾也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台湾建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推行革新,在教育上先后设立了“西学堂”、电报学堂等学校,已具备现代学校的雏形。如西学堂有较完备的设施,课程不再限于儒家经典,还设有外语、历史、地理、测绘、算学、理化等。这些措施,为台湾现代教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台湾教育的起源1630年代,跟随荷兰东印度公司来台的传教士干治士(GeorgiusCandidius)利用罗马拼音将台湾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语言文字化,并利用该文字开堂教授圣经。该文字因为 东印度公司传授于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称为新港文或新港文字。【台湾教育部 - 新闻资讯】iPad,新教育测试工具 1636年,荷兰传教士罗伯图斯·尤钮斯(RobertusJunius)更开始在新港社创立学校招收平埔族学童,教授新港文、圣经与罗马文字。后来,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类似由传教士设立的教育机构。这些学校,就是台湾教育的启蒙。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