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一个地热学家的毕生追求_留学-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创新,一个地热学家的毕生追求

首页 > 

留学

 > 创新,一个地热学家的...

创新,一个地热学家的毕生追求

沈显杰,改革开放后首批赴美访问学者之一,2007年8月71岁时去世。日前,记者在京采访了沈显杰的夫人兼同事杨淑贞研究员。

学语言相当有天分

据人民日报报道:沈显杰是上海人,毕业于百年名校光明中学,在今天的光明中学“校友风采”中有他的专页。

沈显杰和杨淑贞的姻缘已逾半个世纪。1954年,新中国选拔公派赴苏留学生,来自北京的杨淑贞和来自上海的沈显杰双双入选,于1955年来到苏联第聂伯彼得洛夫斯克矿业学院(现乌克兰境内)地质系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专业学习。沈显杰和杨淑贞常在一起学习俄文和专业课,后来结为夫妻相伴到老。

杨淑贞回忆说,沈显杰学的是地质专业,却特别喜欢学语言,有相当的天分。“老沈那时和我开玩笑说,我真是报错了专业,要是去学外语,十门八门都不在话下。”为了学语言,他们常常主动找苏联人交流,多看苏联电影。因为俄语说得好,沈显杰作为中国留学生代表在苏联国庆40周年时在市广播电台致贺词。

1960年,沈显杰和杨淑贞以5年全优成绩毕业,两人一起拿着代表优秀的红皮证书被分配到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并在那里工作了一生。

“文革”期间,科研停顿了,出于对学语言的爱好,凭着中学打下的底子,沈显杰开始自学英语。因为收听英文广播练听力,沈显杰曾被别人举报“偷听敌台”。

1978年秋,国家选派访美学者的考试开始。“起初一切都是保密的,大家只知道要考英文,而不知道为什么考。”沈显杰通过考试以后才知道要去美国,是中科院当批被录取的10人之一。“但具体什么时候走,走多久,我们一无所知。”杨淑贞说。

1978年12月下旬,所里安排杨淑贞赴广州从化温泉考察地热。“刚到广州,所里的电报就追了过来,说老沈马上就要出发,让我速归。我拿着电报找广州机场,临时挤上了去北京参加陶铸追悼会的专机才赶回来。”杨淑贞回忆说,两天后,沈显杰出发赴美,家里留下一个16岁马上要参加高考的儿子和10岁的女儿。“不过这也正常,我们搞地质的,说走就走,出差是常事,只是没想到他一走两年这么漫长。”

在美期间勤奋学习

为了接待记者的来访,杨淑贞准备资料时无意中发现了丈夫生前写的一份个人小结。在这份20页的珍贵手稿中,除了记载他个人著述和研究成果,还提到了一些当年在美国的学习经历。

从字迹工整的手稿中,我们得知,沈显杰1979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Lamont研究所研修海洋地球物理,跟随M.Langeeth教授主攻海洋热流测量的仪器、装备和研究方法以及对西南太平洋地区的热流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第二年,他转到加州美国地质调查所研修,加强了实验和应用地热学研究。

沈显杰随Lamont研究所的地球物理考察船到危地马拉海盆进行海洋热流测量,对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地热区、盖瑟斯地热发电站和加州南部帝国谷高温地热区进行了专题调研。因为研修成就突出,1980年,他参加了美国地热能委员会在盐湖城举行的年会。

杨淑贞说,当时国内在地热应用上已有一些基础,但在大地热流测量领域尚是空白,沈显杰赴美主要是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沈显杰曾告诉她,国内外差距最大的当数计算机在模拟制图等领域内的应用。出国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沈显杰,到了主要靠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的环境里工作,困难可想而知。沈显杰以加紧学习来弥补不足。在写给妻子的信中,沈显杰曾提到这一点。

留学美国,对沈显杰个人及中国地热事业的发展都颇具意义。回国后,沈显杰组织建立了国内第一个项目齐全、设备先进的地热实验室,引进了实验地热学的相关知识体系。上世纪80年代初,沈显杰接手第一个横向合作项目——西藏羊八井高温地热田发电热水资源的初步评价项目,完成了该地区地热资源潜力的科学评估,这一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二等奖。沈显杰自己评价说,当年在美国的实验室里以及野外综合学习研修,“对国内地热开发利用以及西藏羊八井高温地热田的项目进展大有裨益。”

沈显杰的人生格言是:“学无止境,贵在创新。”从1980年底归国后的10余年中,沈显杰先后赴西藏12次,集中开展青藏地热研究,学术成果获国内外同行广泛赞誉。

热爱事业和家庭的科学家

在妻子眼中,沈显杰是个地道的科学家,不图名利,工作和生活态度都极其认真,还很顾家。“不说别的,老沈连家里的照片都分册编好,在书脊上注有说明,不想今天倒方便了我们来回忆他。”杨淑贞翻着几大本相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有过留苏经历了,沈显杰对于留学生活并不陌生。在美国,他自己做饭以节省费用,经常买最便宜的鸡肉吃。与当年在苏联学习不同的是,沈显杰这次有了家而且十分想家,和所有的父亲一样关心儿子的高考、关心妻子女儿的生活。

沈显杰不愿用美国研究所的电话给妻子打国际长途,他几乎每个星期都写家信。从最初中美不通邮到后来通邮,差不多要半个月才能收到一封信。他担心信件遗失,就给每封信编上号,杨淑贞回信也编号。两年下来,往返信件摞起来有一尺多高。“他在美国可能感到孤单吧,每封信都写得很长,还会在信中和我讨论业务,我又顾家又忙工作,给他的回信倒是很简单。”杨淑贞笑着说。

沈显杰给家里寄来了国内罕见的彩色胶卷,让妻子拍完后再寄到美国冲洗。第一次用当年在苏联买的老相机拍摄彩色胶卷,杨淑贞用上了黑白相机才用的“黄镜头”,结果沈显杰在美国洗出了一堆发黄的照片,闹出了小笑话。

沈显杰对青年人充满热情,回国后不久就用课题费给地热实验室新添了计算机,这在中科院当属第一批,不管哪个导师的研究生都可以使用。他性格活跃,退休后当上了地质所合唱团的指挥。

在归国后的岁月里,沈显杰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课题3个,国家“七五”攻关课题1个,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5篇,有专著3部。(记者叶晓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留学 教育部展区备受青睐(3.4)
      教育部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当年留学回国后在华中科技大学发明的成果成为本次教育部展区的亮点。留意回国人员、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郑荃在国际上获大奖的小提琴为教育部展区增色不少。图为担任本次讲解任务的北京广播学院的学生用这把小提琴现场为参观者表演。上海交通大学留德回国人员张文军教授的高清晰电视也引起观众驻
    • 留学 北京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创新机制(3.2...
      几年来,北京留学人员服务中心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方式,在诸多服务内容、服务手段方面均开全国之先。1998年,为解决吸引留学人员来京创业工作所遇到的档案问题,经市委组织部批准,中心建立了全国首家留学人员档案库,解决了各类留学人员个人存档及相关服务的难题。2002年邀请近200名海外
    • 留学 新西兰留学热因学校倒闭而“降温”(3...
      新西兰留学热因学校倒闭而“降温”新政府出面推名校树形象最近一段时间,新西兰留学由于遭遇了两家大型私立培训机构相继倒闭,及有关中国学生在新西兰留学的负面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导致其从原本的留学热门国家,一下子骤然降温。昨天,在宁举办的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新西兰特意组成以奥克兰大学为首的五大名校联盟,准备
    • 留学 “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成就展”落下帷...
      本网讯(记者徐妍报道)原定3月2日结束的“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成就展”在应观众要求延期半天后,3月3日降下帷幕。这次延期展览,主要是应来京参加“两会”的全国政协教育组、科技组以及中国科协组的委员们的强烈要求而举行的。由于教育部展区是此次展览中惟一综合性介绍留学工作25年改革发展的历史脉络的,又提供了
    • 留学 北京待聘两千海归 高教科研占四成(3...
      近日,记者从北京市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处了解到,2004年北京市在新增就业岗位中,需聘用海外留学人员1799人。其中,高等教育领域需求海外留学人员最多,其次是科学研究单位。据了解,2004年北京新增岗位聘用海外留学人员排在前10位的是:高等教育教师443人;科学研究人员253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175人
    • 留学 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曾庆红分别参加讨论...
      要进一步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创业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看望了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致公、侨联界委员,并听取了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一同参加了看望。新华社记者李学仁摄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孙承斌、赵卫、翟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中共
    • 留学 美开始执行在华签证新程序(3.3)
      3月3日开始,美国开始执行新的签证政策。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宣布,同时开通中国签证信息话务中心电话。此前,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领事参赞莫韩向本报披露,3月起美国在华的签证程序和手续将进行重大调整。这些调整包括,自2004年3月3日起,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和在中国的4个领事馆将不直接接受有关签证的咨询和进行非
    • 留学 我国大学校长近八成是海归立志学以报国...
      新华网北京2月29日电(记者王黎)记者29日从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成就展上了解到,教育部直属高校目前在岗校长中,有77.61%的人有过留学经历。62.31%的博士生导师是留学回国人员。此外,81%的中国科学院院士、54%的中国工程院院士、72%的“九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是留学回国人员。留
    • 留学 南澳华人专业人士协会在澳成立(3.1...
      文/何树华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与筹备,非常高兴地迎来了南澳华人专业人士协会3月7日在澳大利亚阿德雷德成立。南澳华人专业人士协会的前身是1999年成立的南澳华人生命科学协会。到2003年底,南澳华人生命科学协会已召开了四届年会,并不定期地组织了多次学术研讨会,为促进生命科学领域华人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加
    • 留学 第九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周末上海展区...
      2月28日,第9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将在上海开幕。从参展学校可以看出,英国学校数量非常大,可见其留学市场已进入规模化阶段。而紧跟其后的则是法国,这次有12家参展单位,可见法国政府对中国留学市场的重视和开放了。在参展新闻发布会上,除了介绍本次参展情况外,法国驻沪总领事馆教育领事马克-拉米也指出,今年从
    • 留学 请“海待”到西部发展(3.15)
      越来越多的“海归”找不着工作成了“海待”。全国政协委员许克敏建议,待业的“海归”们在调整好心理价位和期望值的同时,可以到正需要人才的中西部去发展。近年来,“海归”手持洋文凭找不到工作的现象日益突出。“海归”待业演变成了“海待”。许克敏委员介绍,以上海为例,2003年找不到工作的“海归”已达7000人
    • 留学 “女海归一族”成为上海最亮色(3.9...
      问鼎本年度上海女性最高荣誉----“巾帼创新奖”的五位女中翘楚,3月8日在上海一同亮相。有趣的是她们中的三位拥有海外留学或工作经历,而在提名奖的获得者中“海归”也占到了半数以上。此间有识之士指称,“女海归族”正在这座城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们如今已成为上海最亮的一抹色彩。曾受到美国前总统卡特褒奖
    • 留学 新西兰学校良莠不齐 有意留学者要提高...
      据新西兰亚洲事务发言人、国会议员黄徐毓芳介绍说,新西兰共有7所公立大学,20所公立技术学院,4所独立公立教育学院和300多所私营教育机构,拥有留学生82万人,其中中国学生超过了3万,占新西兰外国留学生总数的38%。此外还有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学生。很多亚洲留学生都是抱着提高英语水平的想法去新西兰的
    • 留学 俄人民友谊大学学生家长致外交部感谢信...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火灾受伤留学生家长日前特意致函外交部,对中国驻俄罗斯使馆工作人员在火灾中抢救伤员,安排孩子们的生活的工作致以诚挚感谢。感谢信全文如下:外交部办公厅领导:各位好!我是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留学生家长,借此信向领导表示诚挚的感谢。我驻俄使馆是远离家人的孩子们的强有力的后盾;使馆领导和工作人
    • 留学 留俄学生:浪漫曲飘莫斯科(3.9)
      2004年3月6日,中国山东艺术学院教授、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刘玉霞在莫斯科举行的小提琴独奏音乐会上演奏拉赫曼尼诺夫的《浪漫曲》。刘玉霞是2003年3月恢复国家公派艺术类留俄学生以来,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批公派艺术类留俄学生中举办独奏音乐会的第一人。我国上世纪50年代曾公派大批艺术类学生
    • 留学 中国出国留学人员数量将继续增加(3....
      中国教育部透露的最新数字显示,去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达11.73万人。中国教育部官员曹国兴先生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公派留学生数量将继续增加,并把自费留学生纳入政府管理的范畴。青年学生出国留学多年来在中国一直热度不减,去年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达11.73万人,这个数字是1998年的7倍。据统计,
    • 留学 两会访谈:“海归”踌躇满志 “海待”...
      留学工作这个话题,让身高一米八五、六十八岁、魁梧硬朗的全国政协委员、致公党中央常务委员邱国义时而忧虑地紧锁眉头,时而兴奋得手舞足蹈。从九十年代的光环围绕,到现在的“海待”尴尬;从当初的散兵散将,到如今各具规模的创业园,留学回国人员的欢喜和忧愁,无不牵动着邱国义关注的目光。“海归”潮落昨日英雄今不再?
    • 留学 多伦多中国领馆无意恢复对私立学校认证...
      尽管当地不少私立学校多次要求,但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仍无意恢复对私立学校办理认证手续。中国驻多伦多教育领事张林逸3月5日表示,目前加拿大私立学校问题不少,且学校提供的咨询又难以查证。同时,联邦移民部也承认,私立学校诈欺学生赚钱的现象很普遍。据美国世界新闻网报道,由于温哥华最近发生有私立学校以伪造的文件
    • 留学 留英学人成立中英科技贸易协会(3.8...
      由留英中国学人发起的“中英科技贸易协会”,3月6日在剑桥大学历史悠久的王后学院成立。该协会汇集了英国学术界和工商界中的一些优秀华人,旨在为中英两国科技、商贸、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建立新的平台。据新华网报道,中英科技贸易协会集中了50多位留英中国学者,他们一直活跃在英国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生命科学、
    • 留学 与英国80所院校面对面 英国教育巡回...
      英国教育巡回展周六在国贸启动记者日前从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了解到,第九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英国教育部分将于2月21日(周六)和22日(周日)上午9点半至下午4点半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览大厅2号馆举行。与80所院校面对面据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一等秘书(教育)、英国文化协会驻华办事处教育总管狄士礼先
    • 留学 “海归”1000多项优秀成果展出 西...
      新华网北京2月29日电(记者王黎)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成就展”29日在北京举行。1100多项优秀成果参展。参展的西部地区留学归国人才的成就特别引人注目。记者在西藏展台上看到,尼玛扎西、次仁、欧珠等一批从美国、加拿大、挪威等国家留学归来高层次专业人才,积极加入了建设西藏的行列
    • 留学 教育部相关领导观看留学回国成就展(3...
      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全国妇联副主席聂力(右)、中纪委驻教育部纪检组组长、党组成员田淑兰(左)参观教育部展区。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曹国兴(左一)在展会现场。(照片均为神州学人网记者徐妍摄)来源:神州学人
    • 留学 留德学子谴台湾当局分裂祖国(3.8)
      中国留德学者学生团体联合会3月3日发表声明,谴责台湾当局玩弄手段图谋分裂祖国的行径,表达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信念。这份题为《祖国统一学子心声》的声明说,以陈水扁为首的台湾当局无视广大中国人民统一祖国的愿望,玩弄“公投制宪”、“公投立法”等手段,以达到分裂祖国的险恶目的。声明说,对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留
    • 留学 为留学人员创业营造创业环境(3.2)
      1998年10月,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江苏省人事厅、科技厅三方联合创办了全国第一家设立在县级市的留学人员创业园------江苏昆山留学人员创业园。创业园牢固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借鉴国外孵化器的成功经验,加快园区环境和设施建设。依托国家级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良好的基础设施,创业园在长江南路西侧
    • 留学 陈喜庆:重视和加强对留学人员信息服务...
      陈喜庆副部长与参加座谈会的代表合影(本网讯记者王焕现)2月26日,中央统战部邀请部分新闻媒体有关留学宣传方面的人士座谈对留学人员的宣传和信息服务工作。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在座谈时说,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广大留学人员是一支十分重要的人才队伍,开发好留学人员人才智力资源的工作很重要,统战部门要发挥自身优
    • 留学 两位留学博士委员呼吁“人才强西部”(...
      本网讯(记者徐妍报道)“我们呼吁国家采取切实政策,引导高层次老、中、青三代人奔赴青海、宁夏等人才十分匮乏的地区,解决这些贫困地区高速发展所急需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的人才需求。”这是正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两位留学回国博士委员----青海大学校长李建保委员(留日博士)和宁夏大学副校长李星委员(
    • 留学 中国高调展示海归创业成就(2.27)
      教育部等四大部位领导参加本次展会开幕式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九日电(记者齐彬)“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成就展”今天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一千一百多项优秀成果参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参展单位最广泛的一次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成就展示活动。本次展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人事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举办。全国三十一个
    • 留学 北京晨报:三大新看点扮靓周末教育展(...
      “教育展”、“留学说明会”是国内学生与国外院校“亲密接触”的一个重要渠道。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例牌”节目,即将于本周末登场的“第九届国际教育巡回展”汇集了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其中既有国内学生心仪的大牌名校,也不乏相对冷门的院校和专业,怎样才能在众多“洋面孔”中找到与自己最匹配
    • 留学 海外传真:留学德国五大新趋势(3.1...
      2004年,虽然德国高校进行了收费等方面的改革,但留学德国的基本优势并没有太大变化,而且正表现出更有利于中国学生完成学业和提供更多就业选择的趋势。学费:出现低收费趋势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个州、各个大学有很强的独立性,要等全国统一决定高校收费办法还是遥遥无期的事情。目前最先实行收费的北威州包括了多
    • 留学 德国上大学今年起相继开始收费(3.5...
      德国大学引入学费制是近年来德国各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今年一些大学已不声不响地行动起来,新学期一开始就相继宣布今年起实行有针对性的收费制。虽然不少学生再次走上街头示威反对,但更多的学生默默接受了这个现实。今年2月汉堡市教育局决定,在校时间过长的学生从4月1日起每学期需交500欧元学费。2月23日汉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