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奖学金原则上按三年评定,提前攻博学生在获得博士生资格当年起参评博士生奖学金,硕博连读学生前两年参评硕士生奖学金。特等奖学金三年全程5.1万元(其中学费3.3万元,生活费1.8万元);一等奖学金每年1.7万元(其中学费1.1万元,生活费0.6万元);二等奖学金每年1.5万元(其中学费1.1万元,生活费0.4万元);三等奖学金生活费每年0.4万元。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非在职的全日制硕士生的资助面有60%左右。中大为非在职全日制硕士生设立的奖助类别分Ⅰ、Ⅱ、Ⅲ类,其中第Ⅰ类名额第二年用于硕博连读生,获得硕博连读资格的非在职全日制硕士生除免交培养费外,第二年可以获得由学校和导师共同提供的生活津贴不少于7200元,获得Ⅱ类奖助名额的非在职全日制硕士生,除免交培养费外,还可以获得由学校提供的生活津贴,每年不少于4800元。Ⅲ类名额相当于原来的自筹经费生,需交纳培养费每人每年10000元,从第二年开始可参与Ⅰ、Ⅱ类奖助金名额的评选。中大还会在第二年增加部分Ⅰ、Ⅱ类奖助名额,以全面实现资助名额的动态管理。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硕士生奖助金包括学费和生活费两部分,共分为三等。奖助金标准根据不同学科、不同研究方向、不同导师而有差异。Ⅰ等奖助金每学年最高可达19600元资助,最低不少于12000元/年。Ⅱ等奖助金最低不少于10600元/年,Ⅲ等最低不少于3600元/年。60%的学生可以得到不同程度资助。硕士生受资助人数较改革前增加24%,资助标准提高37%。
研究生奖助新政详解
研究生奖助新政刚出台之时,国内媒体和考生都曾有过不同程度的误读,本刊记者通过详细梳理国内各大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行办法,总结出一些考生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一)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不等于自费改革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刚刚试点时,国内媒体纷纷将其解读为研究生教育“自费时代”的来临。实际上,这是国内媒体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最大的误读之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只不过是取消了原来的“公费”、“自费”的区分,而代之以奖助金制度。改革之前,一个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是享受“公费”还是“自费”的待遇,完全由入学之时的成绩评定。而且,“公费生”和“自费生”的区分一旦确定之后,在入学之后就再也没有改变的可能性。不管你读研之时多么优秀,也不管你读研之时成绩多么拔尖,你都没有可能再享受到“公费”的待遇。这种情况与国外普遍实行的奖学金制度背道而驰,事实上非常伤害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改革之后,我国的硕士研究生也像国外的研究生一样能够获得一定等级的奖学金,用奖学金来冲抵学费或者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所以,实行奖助制度绝不是要学生自己掏钱读研,只是让僵化的“公费”“自费”制度变换了一种灵活的新模式。
(二) 奖助金实行动态的管理模式
实行奖助金制度以后,研究生第一年入学时的奖助金等级由入学成绩决定。推荐免试的同学基本上都能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金,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中的成绩优秀者,也能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金。其他的同学则能获得相应的较低等级的奖助金或者需要自己筹集学费。但是,第一年评定的奖助金等级并不会适用于第二年。第二年,学校会根据研究生的在校表现情况重新评定奖助金等级,也是说奖助金评定实行的是动态的管理模式。与第一年完全由入学成绩决定所获得的奖助金等级不同,第二年的奖助金评定在学习成绩之外会引入其他因素,比如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社会活动等等。但是有的学校或者院系也会只参考当作评价指标最具操作性的GPA(学分绩点),比如北大经济学院第二年在评定奖助金等级之时只计算所有专业都需要修读的五门基础课程的成绩。同学们在入学之后,一定要向学院老师或者师兄师姐打听清楚本院(系)具体的评定办法,然后针对性地规划自己的研究生学习生活。
(三) 没有获得奖助金的同学也可以申请“三助”岗位
“三助”制度实际上是基本奖助金制度的辅助措施。各大高校都对“三助”岗位有具体的规定,比如一星期要承担多大量的工作,可以获得不低于多少的劳动补贴等。对于没有获得基本奖助金的同学来说,“三助”岗位其实也是向你敞开申请之门的。人民大学每年在入学之时都会面向所有研究生聘任一批宿舍辅导员、院系辅导员,基本的申请条件是本校研一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所以,没有获得基本奖助金的同学在新入学之时应该积极关注学校网站或者研究生院(部)的网站,以及时查阅公布的“三助”岗位。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学校提供的“三助”岗位其实都是相当有限的,不可能满足所有学生的申请要求。机会钟爱有准备的头脑,同学们绝对不可以失察。
(四) 公布的奖助金方案也会变动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刚刚实行3年,所以各个高校公布的方案都会说明是“试行”,也就说在具体的操作过程还会一些变动。中国人民大学于2007年公布的方案是奖学金分特等、全额、半额三个等级,其中三年制研究生三个等级的奖学金金额分别是16000元、10000元、5000元。但是,2008年级研究生的入学通知书标明的却是“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同学入学之后发现,一等奖学金是10000元,二等奖学金是8000元,特等奖学金则无人获得。相关人士分析认为,学校为了兼顾公平,取消了特等奖学金然后提高了半额奖学金的标准。所以,中国人民大学2008级科学学位的硕士研究生需要缴纳学费的人数特别少。笔者提出这一点,是想说明奖助新政并非“豺狼猛虎”,实际上各个高校都在尽力照顾大部分学生。
(五) 专业学位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不享受奖助金
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性质不同,国家财政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拨款很少,所以专业学位研究生基本上都需要自己筹集学费。每年报考最热的法律硕士、MBA就属于专业学位研究生,诸如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会计硕士、MPA等15类专业学位也在此列。不过,中国政法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为法律硕士提供少量的奖学金名额。委托培养的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经费都由委托单位负责,所以也不能享受奖助金。
(六) 考生应关注奖助金覆盖比和资助额度
各大高校由于所处地域、办学经费的不同,在资助额度以及奖助金覆盖比有一定的区别。综合性的院校或者理工类院校都要明显高于文科院校的资助力度。比如,北京大学一等奖学金能达到20700元,而中国人民大学两年制研究生一等奖学金则只有12000元。这是由于文理并重的北大每年所获得财政支持、社会捐款、科研经费以及校企收益远高于以文科见长的人大,所以两个学校所能够提供给学生的资助也就有较大的区别。另外,在奖助金覆盖率上,西安交通大学承诺研究生奖助金的覆盖率可以达到学生总数的85%,而中山大学则只承诺覆盖60%。其中原因部分是由于办学经费的差异,部分是由于办学理念的不同。有的学校特意拉大不同等级奖助金之间的层级差距,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同学们在比较意向报考学校时,可以对比一下不同学校的资助额度,不同等级奖助金的占比以及奖助金的覆盖率。
链接:
自费同学的自立之路
笔者一直认为,中国的大学生绝对懂得自立自尊。心疼父母、积极上进、努力拼搏,“80后”大学生绝对不是“堕落的一代”或者“垮掉的一代”。西方孩子18岁就离开父母自己独立生活,而中国年轻人则是以大学本科毕业作为自己应该不再依赖父母的“心理”界限。所以,很多学生不愿意在读研时还向家里伸手要钱,减轻父母的拳拳孝心绝对真实而且强烈。笔者认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应该理性地分析所面临的经济压力。
(1) 把读研放在整个人生旅程之中来考察
读研一般只需要2~3年,也就是说在人生漫漫几十年的旅程中,这段时间只不过是极短的一段。同学们必须明白这一个浅浅的道理,也就是要把人生理解成一个过程,然后从长远的利益出发来规划自己的研究生生涯。现在投入几万元钱,确实可能会给自己以及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但是这只是暂时的,一点点经济困难总能想办法解决。只要研究生阶段没有荒废学业,扎扎实实地在做事情,同学们没有理由在今后没有一个比较理想的发展前景。笔者建议,即使自费读研依然要以学业为主,千万不可忽视学习。
(2) 适当兼职缓解经济压力
研究生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可以算是一个知识型劳动者,理论上来说绝对可以胜任一些简单的工作。自费研究生可以积极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或者申请“三助”岗位,通过学校内部的途径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对于身处大城市的同学来说,社会上为研究生提供的实习或者兼职岗位也不少,自费研究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多多参与校外实践,一来可以积累一定的人脉和工作经验,二来也可以挣取一些零花钱。笔者有一个在南开学法学的研究生朋友,他没有获得奖助金,但是他通过在律所兼职,不但挣到了足够的学费和生活费,还存下了不少钱。他就是依靠自己的双手和脑子解决经济压力的典型代表。但是,笔者不建议自费研究生身兼数职,研究生绝对不是混学位,还是得要扎扎实实地学习知识和技能。
总之,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能够清晰地判断自己所处境况的有志青年,那么笔者建议你一定把眼光放长远,然后平衡好学习和兼职的关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