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前校长建议党校一律不能招收研究生_考研-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武大前校长建议党校一律不能招收研究生

首页 > 

考研

 > 武大前校长建议党校一...

武大前校长建议党校一律不能招收研究生

十意见之陆

停止大学办分校

自21世纪初,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一些大学又办起了跨地区的分校,有的甚至从东北办到了东南沿海。更有甚者,连北京的某名牌大学的附属中学,也在全国各地办起了多所分校。实际上,这些做法都是商业炒作行为,对分校所在地,是拉大旗作虎皮;对分校举办者,是为了丰厚的利益。例如,珠海市与某大学签订了一个协议,提供五千多亩土地无偿地给该校使用,大学就可以利用这些土地招生赚钱。这种做法就是变相的教育产业化,一定要制止。

◇声音

设分校是用高学费赚钱

湖北高等教育研究专家邓万民认为,从全国的高校来看,设有分校的学校只是少数,但其影响却非常大。如某一本重点院校,在一个县级市设立有分校。高考招生时,该重点高校在本部的录取分数线往往要比一本控制线高出数十分,但其分校的录取分数线虽然要求至少要进一本控制线,但却存在较大“弹性空间”,即有些考生达不到重点高校的录取线,但可以通过高学费的形式进行招录,有的甚至能降批次录取。但因毕业时,学生的毕业证仍然盖的是一本重点院校的公章,导致高学费进分校的市场还比较大。如此一来,高校就可以通过在外地设立分校招生赚钱。从现有的分校来看,其学费往往要高出本部学费3-4倍,如有的分校一年学费达到1.5-2万元左右。

“在外地设分校,除了可以招生赚钱外,还能照顾一些关系。”邓万民说,因为在外地设有新校区,就必然要设行政岗位,这就能腾出空间安排“关系户”,而这又容易滋生学术腐败。

十意见之柒

整顿大学的科技开发园和研究院

重点大学为了使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试办一个科技开发园是必要的,但决不能多,多则必滥。有些大学把建科技园当作圈地的手段,居然能办三个、五个科技园。如果不是做秀,就是有意浮夸,浪费国家资源是犯罪行为。

有的大学到处建立研究院。研究院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但现在一些高校研究院依托校友会挂个牌子,靠培训和卖文凭赚钱。不仅玷污了研究院的名声,而且助长某些人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

“大学要发展科技园是毋庸置疑的。”武汉理工大学后勤产业集团副总经理史四卿说。“高校中有很多科研成果需要依靠科技园来转化。在大学里研究,在周边孵化,在科技园转化为产业,三级跳不可或缺,欧美发达国家也都是如此。”

目前,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集中在东湖高新区建有大型科技园,成为首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史四卿认为,武汉几所大学仅有一个科技园,不存在过多过滥的现象,“2008年,理工大科技园的10家企业产值超过10亿元。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总收入37.47亿元,上缴税收1.33亿元。”

◇声音

高校建科技园应严格审批

史四卿表示,我国高校科技园在发展过程中确实有一些不成功的个例。他建议打破一校一个科技园的惯例,建设联合的科技园,将几所高校的优势资源进行整合,也防止了土地的浪费。另外,有些文科类院校和以教学为主的院校,本身不具备研发能力,也没有适合转化的研究成果,却盲目申请建立科技园。史四卿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应该严格审批,确实有价值的技术,才能批准建园。

十意见之捌

实行教授定编制

现在坊间流传许多贬斥教授的笑话,“菜教授”、“水博导”,甚至一元钱买几个教授的戏言。大学中教授职称评定严重失范,致使不少教授名实不符。以前大学教授多是博学多识的学者,受人尊重。可现在大多数教授,学历不全,知识面狭窄,人文素质低下,丧失了魅力。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追求表面学历、学位、头衔,不下真功夫做学问。二是大学之间相互攀比,看谁的教授多、博导多。那些拥有教授和博导资格评审权的重点大学,更显得浮躁和浮夸,没有起到好的示范作用。

中国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是1981年由国务院学位办严格评审的,须在全国范围内由7位同行业权威人士民主评议。1993年之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学位导师评审权下放,先是一些已经有博士点的重点大学拥有自行审批权,随后连一般大学也能自行审批了。据估算,目前,武汉地区高校博导超过4000人。

◇声音

“以前一个学校只有几个教授”

“我们读书的时候,一个学校只有几个教授,博导就更少了。”原湖北大学中文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长、87岁的朱祖延先生说。朱祖延于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是大学者汪辟疆、殷孟伦的高足。1978年改革开放后,国务院第一次恢复职称评定时,他被评为副教授,曾负责《汉语大字典》编写,并获得首届“中国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

朱老说,他1947年开始教书,到1980年才成为教授,而直到退休,他也只是个研究生导师。“现在我的学生们都是博士生导师了。”

十意见之玖

砍掉2/3的大学出版社和学报

中国大学众多的出版社和学报成了“学术垃圾的生产地”,应当砍掉三分之二的大学出版社和学报。

近年来,几乎每个重点大学都发生过教授剽窃、抄袭事件,其中有校长、院士、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等。多数大学做出了严肃的处理,但也有的大学不了了之,采取了姑息养奸的态度。有个别的大学,明明存在教授剽窃问题,不仅不处理,反而借助媒体吹嘘“对学术不端零容忍”。

质量不高的论文为何能频繁上学报?湖北大学学报原资深编审陈阳凤说,在高校里,如果要评职称,论文是一道硬杠杠,即使体育老师和医生都一样。

陈阳凤说,到目前为止,我国学术论文评价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导致评价一名学者只看论文数量而不是真正考察其学术水准。“这种考评体系的实质是将学术研究异化成为一种获得功利的手段。”

◇声音

学报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学术发展

“次品和精品的划分是相对的。”陈阳凤认为,很多最优秀的学术成果往往通过学术期刊最先展示出来;最尖锐而深刻的学术讨论,往往通过学报得以展开和推进;最优秀的学术人才,往往首先在学报发表成果、崭露头角,进而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在相当程度上,学报引领着中国学术的发展。

十意见之拾

整顿“大少爷作风”严查大学财务支出

我国大学2500亿的债务是怎样造成的?不客气地说,就是由贪大求全、追赶时髦和大建楼堂馆所造成,铺张浪费也是重要原因,只是大学当局不愿承认。一些大学,建五星宾馆、豪华校门、观光电梯等,被媒体逐一曝光。原有的楼房可以使用,也要建新的,一些系科本可以共用一栋楼房,非要单独建大楼,地下停车场、娱乐设施还一应俱全。不仅副部级的书记、校长配专车,而且副书记、副校长、校长助理也配了专车,甚至连已退休的副部级的书记、校长仍然配专车,一些部处长明不配暗配,公车私用是普遍的现象。虽然办公条件大上档次,可是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却大大地下降了。

“花钱如流水,是目前中国高校普遍存在的大问题。”湖北高校问题研究专家邓万民介绍,在有些高校,其非科研经费甚至达到总开支的60%-70%。邓万民说,在现有的高校的管理体制下,有些高校行政岗位与教学科研岗位的比例甚至达到了7:3,庞大的行政管理队伍加大了非科研经费的开支。

◇声音

“行政治校”导致“大少爷作风”

邓万民说,最重要的是要将现有的“行政治校”模式改为“教授治校”。“在国外高校,采取的就是‘教授治校’的模式,校长等行政官员通过教授委员会选举产生,重大发展决策也是通过教授委员会集体讨论决议。采取这种模式治理高校,就是在回归高校的本职功能。

网言网语

建议对现有的211大学进行整合,压缩在100所以内。部属大学合并至60所以内,不再独立设立师范大学、农业大学和其他专业大学,其教师和相关职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任务由并入综合大学的教育学院、农业学院、化工学院等承担,实行4年完整的专业学习加2年的教师职业教育,这种方式培养出的教师才有可能是最好的教师或教育家;其他的40所名额分配至军队、省市区。各省市区只能办一所有博士授予权的211大学和2至3所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综合大学,其他大学只能是职业技术大学,甚至可以考虑把好一点的大学私有化掉,形成国立、省立和私立,综合、职业技术并存和竞争的格局。

——福建省南平市220.160.252.*

反对第一点。因为自学考试是最严格的,要过关那是要真才实学的,近年自考生减少,一是经济上去了,许多人选择函授和电大;二是自考凭真才实学,十分辛苦漫长,许多人望而却步。支持第二点、第三点。大学里没有真才实学的所谓专家、教授、高材生铺天盖地,确实要整顿。

——浙江省123.153.130.*

目前,高等教育确实太乱,是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学历掺杂掺假、学位掺杂掺假、学术掺杂掺假。“三假”现象相当普遍,吃亏的是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士,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值得大家深思。

——广东省广州市210.21.7.*

良好的教育制度,尤其是高等教育制度是成就一个伟大国家的必备前提。

——成都市222.210.183.*

教育如果不整顿,将直接影响好几代人,导致更深层次的混乱局面,高等教育泡沫化绝非小事,如果这样乱下去则对社会对国家和人民毫无价值而言,大学是培养高等人才的摇篮将成为空话!

——内蒙古通辽市124.67.230.*

◇相关新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工作结束

记者昨日从教育部获悉,自1月7日启动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一轮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已顺利结束。

截至2月28日,工作小组办公室共收到电子邮件、信件14000多封,网民通过教育部门户网站发帖11000多条;各界人士在社会网站、高校校园网上发帖210多万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地方 武汉工程大学建校40周年庆典公告
      四十不惑,才俊辈出。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科技强校、人才兴校、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办学思路,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重视实践、培养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确保了人才培养质量。建校近40年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9万余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党政机关、企事业
    • 地方 湖北2012年高考招生六大变化 主要...
      4月23日,湖北省招办公布湖北省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政策。湖北省招办相关人士解读相关政策时表示,相对往年,2012年湖北省共有6方面的变化。平行志愿推广至提前批文理类本科从2012年起,提前批文理类本科(包括军校、国防生、公安、免费师范生、小语种、空乘、航海等类专业)志愿结构进行调整,设一个院
    • 地方 武汉市中考4日网报志愿 分配生第一志...
      4日8时起,武汉市中考生开始网上填报志愿,一直到5月8日22时结束。“分配生第一志愿已‘锁定’,考生要巧用‘三限’志愿保底。”3日,武汉市招考办副主任黎美东提醒:往年网上填志愿的错误,2012年的考生可别再犯。与2011年相比,2012年,武汉中招的网上志愿表有两处调整:一处是基本信息增加了“民族”
    • 地方 2011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26日...
      备受关注的“青春在沃”2011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颁奖典礼,26日下午将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会堂隆重举行。该评选活动于2011年11月1日启动,旨在寻找湖北大学生身边的榜样,展现湖北省130万名青年大学生的时代风貌。活动共吸引了全省70余所高校的300多名优秀大学生参评。历经多轮、100多万人次读者
    • 地方 2012湖北高招变化:生源不足院校可...
      考试设置、志愿填报和录取细则几无变化生源不足院校可降分录取23日,湖北省招委发布了湖北省2012年的高考招生政策,考试设置、志愿填报和录取细则和2011年几乎一样。相关信息详见湖北招生信息网(http://zsxx.e21.cn/)。【考试篇】语、数、英由湖北省命题2012年湖北省高考时间仍为6月7
    • 地方 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普通本、预科招...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南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全日制多学科综合性大学。校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民族大道708号,学校代码为10524,学校性质为公办。第二条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普通本科层次的招生包括普通本科、艺术类、体育类、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高中班、少数民族预科等。学生
    • 地方 武汉五高校发起“图书馆联盟”逐步开放
      久处深闺的高校图书馆,将向市民敞开大门。15日,武汉地区5所高校发起“图书馆联盟”,倡议共同推动各级各类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这5所高校为: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江汉大学。该联盟计划采取多种方式,逐步向社会开放图书资源,并动员更多在汉高校敞开图书馆大门。同时,逐步实现联盟内的通
    • 地方 湖北省高考首推标准化考点 打击作弊行...
      2012年是实行新课改的第一届新高考,记者7日从湖北省高考工作会获悉,2012年高考不仅将推出标准化考点,还将采取措施严厉打击高科技作弊行为。据了解,为保障2012年高考顺利进行,湖北省不仅建立考试安全危机处理机制,建立考试安全资源保障系统,迅速应对考试安全事故。还将严厉打击高科技作弊行为,对作弊器
    • 地方 2012年中考网上阅卷 趁早改掉书写...
      答题卷上涂改多、超范围书写,甚至用“牵引”线答题,这些坏习惯真得早早改正了!记者23日从武汉市招考办获悉,2012年中考,所有学科将继续实行网上阅卷。“从2011年阅卷情况来看,涂改多、超范围答题等坏习惯会影响考生得分。”答题卡扫描进电脑考生答题卡扫描成图片“进”电脑,老师“看图给分”,电脑再自动合
    • 地方 湖北省规定幼儿园不得以“国际”命名
      日前,湖北省发布《湖北省学前教育机构审批管理办法(试行)》,其中规定学前教育机构名称不得冠以“中华”、“中国”、“全国”、“国际”等或其它超出本地区行政区划的区域字样。据了解,武汉市目前开设了多所以“国际”命名的幼儿园,其中以高端小区内的私立幼儿园居多。湖北省教育厅表示,在《办法》施行之前举办的学前
    • 地方 武汉初三四月调考时间敲定24日、25...
      记者12日从武汉市教科院获悉,初三4月调考时间最终敲定,具体为4月24日、25日。据悉,初三年级的4月调考是适应性的调研考试,它的题型、题量、命题要求都和中考保持一致,主要是为了让考生适应中考模式。2012年初三的4月调考中,英语听力考试不再用电台播音,统一用光盘,由学校校园网播音。另外,须准备一个
    • 地方 湖北省首次发布高校科技贡献排行榜
      17日,湖北省科技厅首次发布了2011年度湖北省高校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前十名排行榜,武汉理工大学以135项登记合同数、8.930066亿元合同成交额荣登榜首。据了解,排行榜前十名依次是: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工程大
    • 地方 保送生名单出炉 幸运的背后也有遗憾
      近日,湖北省招办公示了湖北省2012年高考保送生名单,全国28所重点高校在湖北省录取保送生330人,其中各类奥赛获奖学生185人、武汉外校外语类学生145人。按照湖北省的高考政策,被保送录取的考生,不得再参加普通高考。在外界看来颇为幸运的保送生坦言,内心也有着遗憾。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相当一部分保送生
    • 地方 武汉市首届课改高考将于下月举行
      下月,武汉市6.2万名高考生将迎来首届课改高考。24日从武汉市招考办获悉,由于新增监考员指导考生在座次表上签名环节,考生各科进场时间提前到考前40分钟。往年高考,语文和英语科目在开考前40分钟,其他科目在考前30分钟,开始组织考生进场。2012年,考生们还将首次迎来“裸考”。参加高考的所有考生不准携
    • 地方 湖北嘉鱼县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事业编制人...
      “如果能考上,我将留在嘉鱼发展。”13日,毕业于湖北工业大学的恩施籍考生小高在考场门口等待入场。嘉鱼县公开招聘事业编制工作人员笔试当天举行。此次招聘吸引了来自全国22个省份85所高校1400余名大学生,其中研究生超百名。该县此次共面向全国招聘工作人员145名,涉及农林、教育、卫生、文化、城建等34个
    • 地方 武汉出台“十不准” 严管违规招生行为
      招生大战愈演愈烈,或藏暗箱操作引发教育不公。为此,武汉市教育局出台“十不准”,严管义务教育新生入学中的违规招生行为。8日从武汉教育事业计划会上获悉,“十不准”包括不准提前组织报名;不准做任何违规宣传;不准以考试的方式招收新生;不准将社会性学科竞赛成绩或社会办学机构的测试结果与新生入学挂钩;不准以任何
    • 地方 武汉9场中招咨询会将于4月29日同时...
      26日,武汉市教育局宣布:为方便考生理性选择合适的学校,该市决定在武汉市统一举办9场中招咨询活动。时间为4月29日(周日)上午9:30-11:00,地点分设在各中心城区和2个开发区。具体地点分别为:江岸区(育才高中)、江汉区(市十九中)、硚口区(市十一中)、汉阳区(钟家村中学)、武昌区(市二职教中心
    • 地方 武汉市高三“四月调考”4月19日开锣
      原定4月19日-20日进行的武汉市高三“四月调考”19日如期开考,这是继“二月调考”后,该市第二次高三统一考试,也是高考前最后一次集体大练兵。金报名师团专家即时对19日进行的语文和数学考试进行了点评。语文:强化名著名篇复习点评:武汉六中高三语文备课组组长邹丽娟与武汉市高三二月调考、三月适应性考试相比
    • 地方 湖北省2012年新选聘大学生村官39...
      24日,湖北省委组织部发布公告,2012年湖北省新选聘大学生村官3950人,5月24日9时至6月7日16时接受网上报名。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及以上学历(不含网络学院、成教学院、自考助学班和联合办班的毕业生,以及各类委培生和定向生),年龄30周岁以下(1982年7月31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35周岁
    • 地方 湖北监利多举措盘活学前资源 新增学位...
      日前,湖北省监利县尺八镇付柳村60多岁的柳忠梅老人高兴地告诉本报通讯员,2012年春季开学时,他的孙子柳勇可以在本村上幼儿园,再也不需要送到5公里外的红庙幼儿园了。据教育局长余新洲介绍,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局之年,该县全年新建公办园1所,利用中小学闲置校舍改建公办园8所,在农村小学(教学点)增设
    • 地方 湖北:70万中小学教师真情架起家校和...
      湖北70万中小学教师实地走访学生家庭580万户真情架起家校和谐沟通桥3月11日,又是一个星期天,湖北省竹山县楼台乡学校教师黄胜文,第三次来到海拔1000米的南沟山顶,一边陪辍学的刘吉春放牛,一边劝她返校读书。刘吉春却说“宁愿在家放牛也不愿读书”。黄胜文一面放牛,一面耐心给刘吉春讲一些名人小时候立志求
    • 地方 特约专家全面解读武汉市初三4月调考
      25日,武汉市初三4月调考结束,约7.13万名学生参加了物理、化学、英语3科考试,本报特约武汉市教科院教研员对试卷进行了解读。物理: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物理化学实行合卷,满分130分,其中物理题占76分。试题有两大特点:一是关注“生活中的物理”,如让学生分析如何减小校园外汽车噪声的干扰、眼镜矫正视力
    • 地方 湖北:高考作弊取消成绩 “捎带”次年...
      考生以虚报、隐瞒或伪造、编造有关材料,利用通讯工具进行考试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以及使用其他欺诈手段,或者因招生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员的徇私舞弊行为,取得考试资格、加分资格或录取资格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经教育行政部门授权的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湖北省招办或高校,取消其当年的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
    • 地方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每5年要培训360学...
      12日,湖北省教育厅出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办法,规定中小学教师每5年要培训360学时。此举是为了不断提升湖北省教师的教学水平。据介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登记对象为持有教师资格证书的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普通中小学、成人初等中等教育机构、职业中学以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统称“中小学教师”)
    • 地方 武汉:“创新素质实践行”面试通过者中...
      22日,武汉市200名初中毕业年级学生参加了“创新素质实践行”专家面试,通过面试者将享受中考总成绩加5分的升学优录政策。由武汉市教育局组织,面试评审会由来自湖北省教研室、武汉市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以及普通高中学校校长、特级教师代表组成,共24人。武汉市中小学“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始于2001年,为了
    • 地方 湖北省武汉市体育中考8日冒雨举行
      摄影:朱熙勇8日,武汉市体育中考正式拉开帷幕,1200多名初中毕业生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参加中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1分钟跳绳和坐位体前屈3个项目的测试。8日率先开考的是江岸区,首日有1200多名学生参加,粗略估算约有半数学生可获满分。中学生冒雨考试,测试未受大影响2012年武汉市有
    • 地方 湖北省毕业生可获2000元培训补贴
      没有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和未实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可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每人可获得2000元培训补贴。记者15日从湖北省人社厅了解到,湖北省近日出台《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全面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力争到2015年,湖北省高技能人才总量达200万人。高技能
    • 地方 武汉市部分热点小学暗设入学户籍门槛
      “刚买了热点小学‘对口范围’内的二手房,却被告知落户未满2年,无法享受对口入学。”近日,家长邱女士通过微博向记者诉苦,由于热点小学拒绝“换房择校”,她花高价买的“学区房”白买了。“如此暗设入学户籍门槛,是否符合规定?”记者调查发现,2012年,为缓解过于沉重的入学压力,加上部分小学推行“优质小班化”
    • 地方 2012年湖北省高考志愿结构敲定提前...
      湖北省2012年高招大盘已定,近日,考生及家长在网上模拟了志愿填报。记者从中了解到,2012年湖北省高考志愿结构,仅在提前批上有所调整,第一至第四批院校志愿结构不变。2012年高招,湖北省采用统一模式实行网上填报志愿,所有考生、各类志愿均在湖北省招办指定的网上填报。从2012年起,提前批文理类本科(
    • 地方 湖北省教育厅: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行为
      京山一中向学生不合理收费,引发少数学生做出焚烧学习资料的过激行为。这一事件经本报报道后,引起教育厅重视,并对此作出回应。湖北省教育厅表示,该厅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该事件,立即派出一位厅领导带队,基教处、财务处、监察室的负责同志和治理教育乱收费厅际办的负责同志一起,已于7日赶赴京山调查。该厅还将在全省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