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澳大利亚人报》高等教育版报道,2007年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基金(CASR)将重点支持“旨在提高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效率和效益的重大结构性变革”,即通过支持大学之间以及大学内部不同校园、院系、课程之间的整合,实现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这一变化反映了澳大利亚联邦教育、科学与培训部部长朱莉·毕晓普提出的高等教育改革新思路。
综合大学并非唯一模式
针对澳大利亚大学盲目追求“大而全”发展模式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的现象,毕晓普指出,澳大利亚不需要那么多学科齐全、偏重研究、追求全方位发展的综合型大学,也没有足够的生源、科研队伍和师资力量来维持全澳37所文、理、工、商、法、医、教育等各科俱全的公立综合研究型大学的运行,按照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国情,可能只要有十余所这样的大学就足够了。
毕晓普认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应该摆脱传统的、单一的发展模式,追求多样性和灵活性。她主张现有的大学从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利益,进行资源整合,突出特色,强化优势学科,走有自己个性的发展道路。她支持墨尔本大学朝着“世界最好大学”的目标发展,但不赞同其他大学照搬这种模式。她鼓励位于西澳大利亚州的科廷科技大学重新定位为“矿业资源大学”,鼓励位于昆士兰州的詹姆斯·库克大学自我定位为“热带海洋大学”,并欢迎更多澳大利亚高校选择个性化、特色化、专科化的发展道路。
为适应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崛起的挑战,毕晓普提倡澳大利亚大学进行资源整合,以进一步提高澳大利亚大学的吸引力和促进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出口。她鼓励大学之间进行强强联合或强项合作,鼓励规模较小、机制灵活的高校之间进行合并。同时她强调,大学之间的联合或合并必须是自愿的。
为了实现上述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毕晓普认为,澳大利亚政府可以通过“高等教育改革基金”、“大学教学评估基金”、“大学研究质量框架”、“联邦政府资助计划”等项目资金以及立法手段进行有效引导。
大学结构调整获预算支持
今年5月8日澳大利亚公布的《2007年至2008年联邦财政预算》显示,联邦政府大幅度增加对大学的预算拨款。首期投入50亿澳元,建立永久性的“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资助基金”(HEEF),用于支持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和研究设施建设;澳大利亚高校可从中申请获得17亿澳元的竞争性拨款。
此外,预算还包括:投入35亿澳元,用于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基金,以促进澳大利亚大学的多样化,支持大学调整未来学科方向,以及用于增加3500名联邦政府奖学金。
在未来4年内共追加5.57亿澳元,用于资助澳大利亚大学在除了经济管理类学科以外的其他12个一级学科领域培养“国家公费生”,其中获得资助最多的学科是数理、统计、临床心理学、医学、保健科学、兽医科学等。
废除对大学招收全自费学生人数和比例的限制,但仍保留对该类学生收费标准的限制性规定(即一般专业不能超过联邦政府对公费生资助金额的25%,医学专业不能超过35%);这一举措将提高大学在招生方面的自主权,促进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市场化。
废除对计划外招生大学进行罚款的政策,并按照国家公费生资助计划对所有超计划招生的大学提供全额补贴。
从2007年开始,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基金将资助方向调整为优先支持澳大利亚高校的“重大结构性变革”项目,即大学之间以及大学内部不同校园、院系、课程之间的整合。
资源重组操作有难度
目前,澳大利亚大学在实行内部资源整合和校际合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各州政府反应并不积极。除了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属于联邦政府设立的大学之外,澳大利亚其余36所公立大学均为州立大学。大学之间的资源重组与合并往往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州政府之间的利益。另一方面,大学合并后的管理机制问题难以达成一致。
此外,悉尼科技大学校长罗斯·米尔本曾在今年早些时候在墨尔本召开的高等教育论坛上对毕晓普的改革提出批评。他说,大学之间的合作可以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率,但是高等教育改革基金的资助经费太少,这对推动大学间的合并几乎是杯水车薪。
然而,“联邦政府投入改革经费不足”的状况此次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新预算中对高等教育的资金支持使澳大利亚各大学喜出望外。澳大利亚大学校长委员会主席杰拉尔德·萨顿称之为过去12年来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改革史上“一个惊人的举措”。毕晓普指出,这些举措将从根本上改变澳大利亚大学的面貌,促使更多澳大利亚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尝试改变过去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发展模式,转向追求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反映了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这些探索和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