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去国外学习当然是件好事。但处理不好,好事也会变坏事。比如一位家长一心想把孩子送到纽西兰,并把消息告诉了亲戚朋友。结果后来发现担保金不够,不管孩子到底有没有准备、到底愿不愿意,又把孩子改送到一个亚洲国家。家长觉得亲戚朋友都知道了,走不了很没面子;而另一位高中生,则点名要“中介”把他送到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的列宾美院,让留学中介哭笑不得。因为列宾美院是世界四大美术学院之一,本科生一、二年级的学术水平就相当于不少国家的研究生水平。
出国留学:笑语伴着泪水
济南一家留学中介机构给记者举了这样几个事例:我市一位赵姓高二女生到英国留学,在攻读语言学校后到英国极为优秀的高中——圣玛莱尔高中读书,学习勤奋刻苦,去年已经被牛津大学录取,成为世界顶级名校牛津大学一年级的在读生;另一个从济南走出的小伙子则在为人处事上令英国人刮目相看:这位泉城少年的房东是一位英国单身老太太。小伙子对老人非常尊重,平时打扫卫生,刷盘子刷碗剪草坪,给老人讲故事和笑话解闷儿,老人把小伙子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带他旅游、参加聚会,小伙子得到周围人的赞赏并很快融入了当地社会。
反面的例子也有不少:不久前,一位到法国留学的济南学生在没有告诉任何人的情况下,自己回到国内并且说什么也不回去了,因为“法国和我的想象不一样”。留学中介公司分析说,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刚到国外一般会有很强的孤独感和面对压力的恐惧感,如果这个时候调节不好,就会产生退缩的想法。不少刚到国外的留学生在给国内父母、中介机构打电话时都会表示“不习惯”,但只要在鼓励下坚持一个月左右,就会慢慢适应。
同样是出国留学的学生,有的学业优秀并积极参加校园活动,而有的学生因为语言水平有问题或性格等原因,融入不了当地社会,就索性和一同去的中国学生在宿舍里打牌、喝酒甚至把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大把挥霍,走上了一条失败的“留学路”。留学咨询师认为,留学不是目的,而是过程,切不可为了留学而留学。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留学确实存在着不少误区。
误区一 盲目跟风 只为面子
曾有一篇文章这样写道:本科毕业后出去留学都是自愿的,初中和高中的学生则都是在父母的督促下出去留学。虽然这种说法有些片面,但记者采访的留学咨询师们普遍认为:情况属实。有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咨询,家长和中介聊得“热火朝天”,孩子却一点也不情愿,甚至向中介表示:留学是爸妈的意愿,我根本就不想出去,出去了一个朋友也没有。
在采访中,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年纪还太小,对留学的意义还不了解,“他们了解以后的就业压力、竞争压力吗?他们了解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吗?现在他们不想出去,以后会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的。”留学咨询师们则认为,虽然家长完全是为了孩子着想,但出国留学关系到孩子将来的人生道路,一定要和孩子协商好。否则,到国外后面对的是陌生的生活环境、来自异国的朋友和同学、全新的教学方法、有待熟悉和适应的房东,如果不是“积极主动”出去的,很容易造成学生在国外“消极怠工”,反而不如留在国内好。
除此之外,家长的跟风、随大溜、要面子也会增加学生留学的“盲目性”。“家长的死要‘面子’会害了孩子”,山东省对外贸易信息传播公司的徐主任给记者举了一个这样的例子:一位家长一心想把孩子送到纽西兰,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亲戚朋友。结果后来发现担保金不够,不管孩子到底有没有准备、到底愿不愿意,家长又把孩子改送到亚洲的一个国家。“这位家长就是太要面子了,他觉得亲戚朋友都知道了,走不了很没面子,所以一切都要以走出去为目的。”
误区二 资金不足 孩子加压
山东外服对外交流中心的王主任告诉记者,他们最头疼的一种情况就是家长让孩子到国外去打工挣生活费。
“有些家庭条件并不宽裕,但为了让孩子留学,勒紧裤腰带,拼命攒出第一笔钱让孩子出去,以后的生活费甚至都要靠孩子打工挣。”王主任认为,这种不顾经济实力出国的行为很危险,因为这种做法对孩子压力很大。适当的打工可以称为“社会实践”,对了解异域的风土人情和锻炼自立能力很有好处。但用大部分时间打工则会给孩子带来相当大的压力,甚至影响到学业。因此不少留学国家都严格规定了学生的打工时间。而我国教育部门一般不鼓励条件不成熟的家庭送孩子出国留学。
误区三 关心孩子 只盯吃穿
“家长对孩子出国以后的物质生活关心得特别细,锅碗瓢盆全都问到,但很少有家长去了解孩子面临的心理问题和校园生活”,山东省对外贸易信息传播公司的徐主任告诉记者,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可以通过留学慢慢培养的,但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则需要家长的引导和鼓励。
有的家长会告诉孩子:出国之后要好好学习,学校里“乱七八糟”的活动少参加。在留学咨询师们看来,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大学里丰富多彩、参与性极强的活动是海外高校最具吸引力的特色之一,能够参与进去对孩子是极佳的锻炼。有的学生甚至因为“封闭性”读书,上了一年大学后连学校到底有多大都不知道。而海外高校的微机室都是免费开放,图书馆、微机室对学生来说都是宝贵资源,如何寻找?如何利用?在出国前家长和孩子都应仔细咨询或上网查寻。
记者从济南一家留学中介公司了解到,为了让出去的几个高中学生提高语言水平和融入学校生活,他们向学校提出申请,去韩国留学的四个男生要分别和当地的学生一起住宿。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四个男生又向校方提出四个人一起住,觉得这样说话方便。而有些家长也在出国前叮嘱孩子,最好和中国学生住一个宿舍,这样生活上互相有个照应。其实这反而阻碍了学生提高外语水平及与当地学生交流。不少从国外回来的学生由于总是和中国学生在一起,回国后外语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
误区四 挑选学校 眼光太高
“国内上不了一流大学就到国外读名校去”——这是不少家长的想法。例如,一位泉城高中生点名要中介把他送到俄罗斯上圣彼得堡大学的列宾美院。这简直让留学中介哭笑不得:列宾美院是世界四大美术学院之一,本科生一、二年级的水平相当于不少国家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对于一个基础并不扎实的高中生来说,难度太大了。
“不是有钱就能上好学校”,记者从一些留学中介公司了解到,目前学生普遍对自己定位过高。在班里学习好点的,不仅要拔尖名校,还要名师,“最好校友里还出过克林顿这样的名人”。
而现实的情况是,国外的好学校对学生的各方面要求也相当高。澳大利亚虽然门槛较低,18岁以下的高中生免雅思成绩,但学生去读了语言学校后,还是需要经过语言考试才能进大学。而研究生的选拔则更为严格,例如英国部分文科专业要求申请学生的雅思成绩为七分,这在不少济南学生看来是“天文数字”。
专家建议
留学咨询师建议:出国留学前所做准备一定要充分:
一、一定要对去往国家的风土人情、学校、学制有所了解。如英国的大学根据不同的标准有14种排名方法,如综合排名、专业排名、科研经费排名等,有的留学中介机构只给学生和家长看其中一种排名,如果事先没有准备,则很有可能上当。
二、出去之前要充分对比一下国内、国外两种生活道路及前景。有的学生留在国内发展好,有的学生出国发展好,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适合早走等,家长和孩子要坐在一起分析一下。
三、资金上要有正确估计。出国后所需的学费、生活费、担保金都数额不小,如果不具备经济实力,盲目跟风反而会给学生造成压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