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受访者建议可以让学生先上大学后选专业-中国教育_高教-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近半受访者建议可以让学生先上大学后选专业-中国教育

首页 > 

高教

 > 近半受访者建议可以让...

近半受访者建议可以让学生先上大学后选专业-中国教育

时下,高校毕业生求职季已到紧要关头。然而许多高校毕业生发现,当初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的明明是“好就业”的热门专业,但到就业时,当初抢报的热门专业已变得“冷清”,有的甚至被就业市场亮起红牌。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1803人参加),38.0%受访者坦言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与当初判断不一致,40.5%受访者表示当初对所报考的专业内容及就业情况了解不充分。46.9%受访者呼吁建立权威平台,使家长和学生能准确了解所报考专业的基本情况。

毕业时,38.0%受访者发现所学专业就业情况与报考时的判断不一致

中央民族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王晓梅毕业后,在一家制药公司已工作两年多。不过,她并没有在技术岗位工作,而是从事管理工作。王晓梅介绍,她的本科同学除了读研读博,大部分都转行了,像她这样能留在生物行业的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在美国,生物是仅次于计算机第二好找工作的专业,实际应用非常强。

法学曾经是高考报考时的热门专业,却连续3年被亮红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研究生二年级学生王世威告诉记者,全国有600多个学校开设了法学专业,甚至包括一些专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学生非常多,学校师资也是良莠不齐。

王世威本科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曾帮助辅导员负责年级就业事务。他说,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同学们经常被拒,平均每人至少要跑10~20场招聘会,许多同学都抱怨自己选错了专业。但在经历了几次磨炼后,大多数同学基本都在几个月之后找到了工作。

“工作好不好找,还是要看自己。要有职业规划,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就要提前朝这个方向准备,要考什么证书就去考。这样找工作的时候,有可能不是你找工作,而是工作找你。”王世威说。

调查显示,22.7%受访者表示当初报考所读专业是因为专业热门,23.3%受访者表示是因为就业率高。但在毕业时,38.0%受访者发现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与当初报考时的判断不一致。

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办)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孟繁华认为,专业与就业的错位是由于人才培养的长周期性所导致。理想状态下,专业设置和岗位设置本来应该具有一致性。但实际上,现在社会发展很快,4年过后,当专业学生再进入就业市场时,难免会滞后于岗位结构的新变化。这种滞后性反映出专业设置对市场需求一定程度上存在不适应性。

46.9%受访者呼吁建立权威平台,使家长和学生能准确了解所报考专业的基本情况

公众在报考专业时参考了哪些信息?进一步调查显示,“专业内容”(46.2%)、“就业方向”(40.0%)和“行业前景”(30.3%)是受访者在报考时了解最多的专业信息。其他信息分别为:“招生人数”(25.8%)、“就业率”(20.3%)、“学科排名”(19.3%)、“收费情况”(17.6%)、“师资力量”(15.5%)、“社会地位”(10.6%)、“投资回报率”(4.1%)等。

其中,40.6%受访者主要通过所在高中发放的《志愿填报指南》去了解专业信息。其他渠道还有大学学院官网(18.0%)、熟人介绍(18.6%)、老师介绍(18.7%)、民间调研机构(10.0%)、学长介绍(9.01%)及其他(9.3%)等。19.6%的受访者报考前没有通过任何渠道去了解专业信息。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教育部门应该要求学校公开所有的办学信息,包括学校的学科专业、学科资历、学术能力以及收费情况和教育回报率等,使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能够有充分了解,有依据地填报专业。只有真正地落实信息公开,才能使学生在报考专业时不盲从。

调查中,46.9%受访者呼吁要建立权威平台,使家长、学生能准确了解所报考专业的基本情况。37.1%受访者认为相关机构要加强专业就业情况发布。

除了信息不对称导致人们盲目跟风外,王世威认为,学校和教育部门在设置专业时也要审慎考虑。以他所学的法学为例,他认为教育部门应该对这个学科做出一定的调整,只保留一些法学专业教学质量有保障的学校。“这不仅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调查显示,52.6%受访者认为高校专业设置不能贪大求全,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实际需求设置。

熊丙奇告诉记者,现在高校专业设置表现出严重的行政化和功利化,很少考虑是否符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是否有条件保证培养质量。不少院校采取规模化办学路线,选择办学成本低、容易开办的专业作为扩大招生的突破口,造成一些专业设置泛滥,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严重失衡。

一名民意中国网友留言说,人们对专业和自身能力缺乏深入了解导致错报志愿的情况比比皆是,现在是改革“一报定终身”的专业报考制度的时候了,应该允许学生享有上了大学后仍然可以根据社会发展、个人兴趣等因素重新选择专业的自由。

调查中,44.9%受访者建议可以让学生先上大学后选专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高考 新疆发布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 毕业生...
      新疆发布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毕业生综合素质高 用人单位很满意
    • 高考 储朝晖:建立体制对创新的包容是当务之...
      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建构,当下的短板或急需是要在制度设计上包容创新。近来发生的若干事件引发社会对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创新能力的质疑,这些质疑无论动机如何,都是对中国大学和研究机构能力提升的一种促进。这种促进能否有效地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高校和研究机构是否建立了对创新的包容...
    • 高考 聚焦抗战中的大学:同济大学六易校址传...
      同济大学:六易校址传薪火 台湾校友徐为康手绘的二次大战期间学校内迁路线图。国立同济大学学生在大禹庙听课(李约瑟摄于1943年)。 李庄乡绅罗南陔发给同济的十六字电文。 丁文渊校长夫人在校庆三十五周年运动会上为运动员颁奖。李庄教授新村。1946年6月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在宜宾拍摄的毕业照。浩浩荡荡...
    • 高考 学者:营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无形...
      营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无形环境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无形环境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原则和规律甄选、加工、改造和整合的,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无意识性、隐蔽性和渗透性影响作用的环境总和。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塑造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无形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 高考 中国社科院专家:大数据带来社科研究新...
      大数据带来社科研究新变化(学苑论衡)近年来,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把人类社会带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的产生和运用,使我们能够对置身其中的社会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认知、更加客观和准确的把握,从而以更精确的语言、更精密的思维加以描述、解释和界定,以更加科学、更加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理。全面真实...
    • 高考 聚焦教育法律:去行政化 强化高校学术...
      用法律撬开教育制度瓶颈——聚焦教育法律一揽子修改大学的学术委员会,究竟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兴办教育机构,到底能不能营利?频频发生的考试舞弊事件,又该如何治理?这些既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长期困扰教育发展的瓶颈。8月24日,教育法律一揽子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一次,立法机关将对教育...
    • 高考 上海理工大学致力打造精品本科教育 培...
      上海理工大学致力打造精品本科教育——既有国际范,又能“接地气” 编者按上海高校启动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箭在弦上。去年,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上海市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纳入“一市两校”试点,率先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同意,上海市委、市政府已于2014年11月印发实施面向2020...
    • 高考 陈平原:战时中国大学的风采与气象 既...
      战时中国大学的风采与气象 作者近照 资料图片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的冯至,抗战时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文学院外国语文学系教授,晚年曾撰《昆明往事》,开篇便是:“如果有人问我,‘你一生中最怀念的是什么地方?’我会毫不迟疑地回答,‘是昆明。’如果他继续问下去,‘在什么地方你的生活最苦,回想起...
    • 高考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济南开幕 习近平致...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济南开幕首次在亚洲举办 习近平致信祝贺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3日在山东济南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希耶塔拉女士等与会的历史学家表示诚挚的欢迎。习近平在贺信中说,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
    • 高考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外学者以...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日前闭幕,中外学者以史为“媒”,纵论古今——从历史启迪中共同探寻前行方向作为当今世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历史学会议,历时6天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29日在山东济南落下帷幕。这一有着“史学奥林匹克”美誉的学术会议每5年举办一次,本届首次在非欧美国家召开,来自90多个国家和...
    • 高考 河南师范大学跨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 系...
      河南省与教育部共建河南师范大学
    • 高考 调查:90后毕业生对技术含金量高的职...
      近日,赶集网联合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赶集研究院在京发布了《赶集网2015互联网+时代,就业主力军现状报告调查》,报告基于26万余份真实用 户的调研数据,真实详尽的解读了在互联网全面渗透各行各业之时,就业主力人群的工作、生活现状。报告显示初入社会的90后毕业生对现 有工作满意度还是蛮高的,满意...
    • 高考 上万台生大陆求学自比“羊” 两岸高校...
      上万台生大陆求学 自称“羊”遇上“狼”两岸高校“学霸”谁更拼?“‘台湾学生像羊,大陆学生像狼’,这句话流传好久了。”台湾大学的柯伯麟说。“2015大陆台生研习活动”日前在台北举行,大陆求学归来的台生们现场分享经验。两岸学生有哪些不同,大陆高校生活跟台湾有何差别?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分别采访了几名台生和...
    • 高考 聚焦抗战中的大学:西北联合大学卓绝西...
      抗战中的大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刊西北联合大学:卓绝西进奠基石■通讯员 来鑫华 赵宝巾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一所存续了仅仅1年零4个月的大学——西北联合大学。这所在抗战期间由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北平研究院等共同组建的联合大学,和西南联大双峰并峙,双水并...
    • 高考 俞敏洪:只用互联网颠覆教育不太容易 ...
      俞敏洪:只用互联网颠覆教育不太容易“有100多家公司打出颠覆新东方的旗号,做教育互联网的公司有几千家到上万家。”8月12日下午,在北京望京SOHO举办的新一期“潘谈会”上,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面对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以及200多位创业者谈到了教育领域的创业热。教育是创业圈最热的领域之一,“互联网...
    • 高考 2015海归创业调查:不会与政府打交...
      2015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中,近三成受访者认为——不会与政府打交道是海归创业最大劣势“本土民营企业超越外企成为最受欢迎的就业选择”,中国和全球化智库近日发布了《2015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随着我国海归人数不断增加,他们就业、创业、社会融入等方面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据悉,20...
    • 高考 调查显示:95后高考状元近九成毕业于...
      95后高考状元:近九成毕业于示范高中这份报告面向2014年到2015年间近60位(一共120多位)高考状元,就其性格、思想、家庭、生活、学习等要素展开调研,旨在真实还原这些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高考状元人格特征。对于高考状元,不少人的印象还停留在“神秘、学霸、书呆子、寡言少语、重点学校、父母的乖宝宝...
    • 高考 史学工作者热议习近平致第22届国际历...
      从历史的启迪中更好探寻前进方向——史学工作者热议习近平总书记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光明日报济南8月24日电(记者户华为、周晓菲)习近平总书记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在参会的史学工作者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历史研究的价值,辩证地指出了历史、现实...
    • 高考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携手促进多样文明...
      尊敬的玛丽亚塔·希耶塔拉主席,各位专家学者,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下午好!2500多年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他的出生地就在距离我们会场不到150公里的古城曲阜。今天,来自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泉城济南,参加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此...
    • 高考 学者谈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创新的教师 ...
      没有创新的教师,何来创新的学生创新创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离不开“终身学习”。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职业教育怎样才能更有作为?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师生乃至社会创新创业的活力?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通过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合作办学,实现了学生“课堂学习、职场学习、网络学习”三种学习环境的融合,以及“通用能...
    • 高考 两部门:高校思政课教材一线师生可参与...
      中宣部教育部制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高校思政课教材一线师生可参与修订中国教育报北京8月17日讯(记者 翁小平 见习记者 李澈)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中宣部、教育部日前制定并发布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计划》强调,要整体推进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综合改革创新,编写...
    • 高考 高职院校热衷升本 追求姓“高”耻于姓...
      “傍大款” 追求姓“高”耻于姓“职” 热衷升本高职高烧了?语文、数学、英语,不喜欢上这些课、学起来也比较吃力的刘伟(化名),高考结束后,填报了当地一所普通的高职院校,他当时的想法是,职业院校偏重的是技术,只要好好学习技能课就好了,不用再为学不好这些自己不擅长的课程而头疼。但是经过一年的学习,刘伟感觉...
    • 高考 南京大学校史中的抗战记忆:防空洞中潜...
      南京大学校史中的抗战记忆抗战期间,南大前身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的师生员工,以各种形式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在炸弹下淬炼出摧不毁的民族脊梁。顾毓琇:历史剧《岳飞》激起爱国豪情淞沪战争爆发后,顾毓琇教授亲率中大学生到南京车站为十九路军送行壮志。从车站回来,他翻出昔日所作的《荆轲》剧本,“风萧萧兮易水寒,...
    • 高考 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纪念抗战胜利7...
      抗战时期的中国教育——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西迁中的西北联合大学(资料图片)抗日军政大学(资料图片)1936—1945学年度全国中学学校数发展趋势1936—1946学年度大学专科以上院校数发展趋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全民的抗战、全面的抗战,是自1840年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奴役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 高考 教育部:思政课专职教师将建立任职资格...
      思政课专职教师将建立任职资格制度京华时报讯(记者张晓鸽)昨天,教育部网站消息,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要求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本科和专科院校分别严格按照1:350-400和1:550-600的师生比配足配强专职教师。
    • 高考 南开校长龚克:时代呼唤大学精神 呼唤...
      时代呼唤大学精神一种穿越时空的大学精神,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梅贻琦校长的书信之中。作为南开大学的校长,我更是感受颇多。现在人们对西南联大的研究为什么越来越热?究其原因,是时代在呼唤联大精神,呼唤大学精神。自1931年“九一八”东北沦陷,中国的大学就进入了“战时”状态。中国大学在长期而惨烈的战争摧残下,非...
    • 高考 超八成90后有创业梦想 创业行业餐饮...
      年轻人创业 餐饮排第一调查显示,90后较80后面临更大职场压力新京报讯 (记者孔悦)90后初入职场的平均起薪比80后低300元,有创业想法的比例却比80后高5个百分点。近日,领英中国联合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针对全国范围的80、90后职场人群进行了现状调查。90后就业多选金融互联网调查显示,全国范...
    • 高考 出国划算不划算? 摸清海归就业创业家...
      今天,留学还“划算”吗——摸清海归就业创业家底再留学今天,留学还“划算”吗?海归回来在哪里就业?海归创业尚安好?……对于想留学的中国学生而言,这些问题一定需要答案。8月16日,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旨在...
    • 高考 就业格局变化 倒逼在校生及高校教学现...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与高校该怎么办200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300万,2008年超过500万,2011年超过600万,今年749万的数字则再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和变幻的经济形势,更为诸多行业带来变革。就业格局之变,此刻也正在倒逼在校生及高校教学改变现状。离实务一线更近些“多...
    • 高考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到2020年民族地区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民族教育。《决定》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