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分析-中国教育_高教-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我国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分析-中国教育

首页 > 

高教

 > 我国地区高等教育与经...

我国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分析-中国教育

我国地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分析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夏鲁惠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指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要求相适应的程度。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需要统筹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与地区人口接受普通高等教育需求的协调性

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大小,首先体现在地区普通高校招生来源计划上。这是由普通高校在国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规模内,编制出来的分省(区、市)、分专业招生计划,即招生来源计划。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核、汇总本省(区、市)所属高校编制的招生来源计划并报送教育部,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招生来源计划直接报送教育部。教育部对各省报送的招生来源计划、教育部直属高校报送的招生来源计划及其他部委属高校招生来源计划进行汇总、备案,形成年度招生计划,并统一分送各省级招办。根据统计,2011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超过40万人的省份是:山东48.08万人,广东46.87万人,河南44.89万人,江苏43.61万人,湖北40.95万人。

地区人口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需求主要体现在高考报名人数上。2011年高考报名人数超过50万人的省份有:河南85.5万人、广东65.5万人、山东58.9万人、安徽54万人、四川51.4万人,江苏50万人。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大学生就业的跨地区性,在讨论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与地区人口接受普通高等教育需求的协调性时,不能简单地将地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与地区高考报名人数进行比较。例如2011年河南省高考报名人数85.5万人,招生规模44.89万人,表面上看录取率是52.5%,而实际录取率超过了75%。

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与地区人口接受普通高等教育需求是否协调,可以从地区高考录取率得到答案。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681.5万人,比2010年增长2.98%,有一半以上地区的实际高考录取率超过80%,有的地区达到90%。随着部属高校和东部地区高校扩大在中西部地区的招生规模,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与地区人口接受普通高等教育需求的协调性将越来越好。

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地区经济的加速发展拉动了高等教育、主要是地方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样化发展,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和科技支撑。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随着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地对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也越来越大。

第一,一些经济快速发展但高等教育落后的地区,经过30多年的发展,普通高等教育追赶了上来。

一个例子是广东省。1980年,广东省GDP为250亿元,在全国排名第五位;普通高等学校30所、在校生4.41万人,在全国分别排第九位和第十一位。2010年全省GDP达到46013.06亿元,连续22年位居全国第一。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广东省不仅新办了一批地方高校,包括深圳大学、江门五邑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肇庆学院等。而且,通过创办广州、珠海、深圳、佛山等地大学城,吸引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等一批全国著名高校来广东办学。2010年,广东省有普通高等学校131所、在校生142.66万人,在全国分别排第三位和第四位。

另一个例子是浙江省。1980年,浙江省GDP为180亿元,在全国排名第12位;普通高等学校22所、在校生3.76万人,在全国分别排第14位和第16位。改革开放30多年来,浙江省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全省GDP达到27722.31亿元,在全国位列第四。为了满足快速发展的地方经济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浙江省先后建设了杭州、宁波、温州等六大高教园区,高标准建设了45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浙江省已形成了杭州、宁波、温州三大高教中心。2010年,浙江省有普通高等学校101所、在校生88.49万人,在全国分别排第10位和第11位。

第二,原来一些高等教育发达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注重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与经济发展规模的协调性。

1980年,北京市GDP为139.07亿元,在全国排第14位;普通高等学校50所、在校生8.3万人,在全国分别排第一位。2010年,北京市GDP达到14113.58亿元,在全国排第13位;普通高等学校87所、在校生58.71万人,在全国位列第13位和第16位。

另一个例子是陕西省。1980年,陕西省GDP为94.91亿元,在全国排第20位;普通高等学校33所、在校生5.32万人,在全国分别排第七位。2010年,陕西省GDP达到10123.48亿元,在全国排第17位;普通高等学校90所、在校生92.78万人,在全国位列第12位和第10位。

第三,新世纪以来,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与地区经济发展规模的协调性好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

如果把地区GDP规模排序与地区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规模排序进行对比不难发现:1980年地区GDP规模排序前五位的地区中,仅上海、江苏两个地区的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规模进入前五位;2010年地区GDP规模排序前五位的地区中,广东、江苏、山东、河南四个地区的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规模进入了前五位。

研究资料表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经济起飞阶段,高等教育入学率会随着GDP的快速增长而快速增长,其后都会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

本文依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0年、2010年有关数据,对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增长速度与地区人均GDP增长速度进行了比较。通过计算表明,各地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增长速度与地区人均GDP增长速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15个地区的在校生规模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发展水平增长速度,说明办学规模还有扩张的空间;15个地区的在校生规模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增长速度,说明办学规模需要适度控制。其中,广西在校生规模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增长速度持平,是在校生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协调性最好的地区;四川、新疆、湖北、湖南在校生规模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增长速度协调程度高,天津、上海、山西、黑龙江、安徽、贵州、甘肃、宁夏等地区比较协调。海南、西藏、云南、福建等地区在校生规模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经济发展水平增长速度,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

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与地区城镇化的协调性

高等教育为地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科技资源和文化资源。人才培养是推动地区城镇化率提高的重要因素:一是农村青年通过到城市上大学,实现从农村向城市的初步转移;二是大学生毕业后留在城市或县镇工作,成为我国城镇发展的建设者和新一代城镇居民,实现从农村向城市的永久性转移。

目前,人们讨论高等教育区域化,均侧重于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及规模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较少涉及地区城镇化问题。事实上,保持地区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与地区高等教育程度就业人口增长、地区城镇人口扩张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处理好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就能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学毕业生就能顺利就业。因此,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与地区城镇化的协调性非常重要。

笔者以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为基础,对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包括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地区高等教育程度就业人口规模、地区城镇人口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有意义的结论,即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增长速度与地区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成比例,其系数是高等教育程度就业人口规模增长速度。大部分地区符合这一关系,说明我国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与地区城镇化的协调性较好。

这一结论对讨论当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有帮助。分析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需要把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由于现代社会就业形式、类型、观念的多样化,以及就业人员流动性的增强,对人才市场就业状况进行准确统计难度很大。但如果从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与地区城镇化的协调性来分析,就会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

城镇化是我国社会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化。近年来,人们在讨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时容易产生片面性。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来看,似乎是越高越好;但在讨论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时,又忽视了我国高等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大了。本文第一次明确了我国地区高等教育程度人口增量和存量之间的关系,为判断地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合理性提供了有益的依据。

地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结构与地区高等教育程度就业人员结构的协调性

高等教育发展涉及人才培养“量”的扩张和“结构”的优化。“量”主要是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结构”主要是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等。新世纪头10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2000—2010年,东部区域高职院校(含专科院校)在校生规模由18.77万人增加到415.9万人,增长21.16倍;中部区域高职院校(含专科院校)在校生规模由12.76万人增加到336.93万人,增长25.41倍;西部区域高职院校(含专科院校)在校生规模由4.67万人增加到213.32万人,增长44.68倍。近10年来,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为社会输送了300多万名技能人才,服务于全省的支柱产业、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服务业,较好地满足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浙江省根据“浙江制造”的产业发展要求,从1999年开始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了45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加强了英语、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等市场急需人才的培养。

上面反映了高等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在“量”上满足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情况。近年来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的成果,还体现在地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结构变化与地区高等教育程度就业人员结构变化的协调性上。依据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04—2010年全国31个地区本专科程度就业人口中专科生的比例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上海、西藏下降16%,北京、天津下降15%,云南、辽宁、浙江、福建、青海下降10%到13%,其他地区下降幅度在9%以内。同期,22个地区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中专科生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其中上海下降24%,福建、北京、海南、广东、浙江、天津下降10%到13%。但有九个地区是增长的,其中新疆增长20%,增幅最大。这可能与地区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满足地区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有关。

与专科层次相对应,2004—2010年22个地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中本科生的比例是增长的,其中上海增长17%,天津、福建、河北、浙江、广东、海南增长9%到14%。九个地区是下降的,其中新疆下降12%,其他地区下降幅度低于4%。同期,全国31个地区本专科程度就业人口中本科生的比例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西藏增长36%,青海增长30%,辽宁、贵州、浙江、云南、福建、天津、甘肃、上海、广西的增长率在20%到23%之间,河北、山西、广东、重庆、新疆、内蒙古、北京、江苏的增长率在10%到16%之间,其他地区增长率低于10%。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2004—2010年大部分地区本科、专科在校生比例变化趋势与地区高等教育程度就业人口中本科、专科人口比例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也有少数地区不一致,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进一步的具体分析。

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与地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协调性

目前,地方高等学校经费收入有几部分组成:(1)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含教育事业费拨款、基本建设拨款、科研拨款等)、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含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地方基金等)、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费用;(2)民办学校中举办者投入;(3)社会捐赠经费;(4)学杂费等事业性收入;(5)其他收入。

2003—2010年,东部区域地方高等学校经费收入规模由594.99亿元增加到1953.99亿元,增长2.28倍;中部区域地方高等学校经费收入规模由297.59亿元增加到1048.61亿元,增长2.52倍;西部区域地方高等学校经费收入规模由218.58亿元增加到879.77亿元,增长3.02倍。可以看出,近年来地方高等教育经费收入增长明显,而且呈现出西部区域快于中部区域、中部区域快于东部区域的特点。2010年,地方高等学校经费收入规模超过200亿元的地区有:江苏,324.05亿元;广东,316.78亿元;浙江,244.99亿元;山东,220.43亿元;河南,203.97亿元。

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是地方高等学校经费收入的主要来源。可能有人会问,在地区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生均财政拨款跟上了吗?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3—2010年全国29个地区的地方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水平是上升的,其中增长较快的地区是:新疆由2721.1元增加到14112.61元,增长4.19倍;四川由2215.68元增加到7053.44元,增长2.18倍;内蒙古由3592.12元增加到11157.48元,增长2.11倍;贵州由3486.63元增加到9680.28元,增长1.78倍;吉林由3588.55元增加到9889.87元,增长1.76倍;江苏由4439.05元增加到10528.08元,增长1.37倍。青海、江西、湖北、北京、上海、陕西、宁夏的增长也超过1倍。西藏、广东有少许下降,分别从2003年的21101.97元、13963.63元下降到2010年的19373.09元、12501.18元,但其在31个省份中仍处于前列。

2012年,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超过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各地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将会得到更好的经费保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同时也明确了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即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在校生规模达到3300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一目标一定能实现。

作者:夏鲁惠单位: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公务员 重庆市新政策,35岁非大学毕业生将被...
      昨日,市人社局等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学历教育工作的通知学历教育有三种形式“对基层在职人员学历教育采取业余(半脱产)、函授和成人远程教育三种形式,可任意选择。”市人社局介绍,从现在起,全市各乡镇和各区县机关、事业单位35岁以下(1973年12月31日
    • 公务员 2014四川绵阳市拟遴选网络政务及教...
      拟遴选人员情况公示如下:赵晨智,男,汉族,1987年10月生,四川盐亭人,2010年7月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经济学学士,2010年8月参加工作,200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盐亭县供销社党总支书记。胥德勇,男,汉族,1985年2月生,四川泸州人,2008年7月成都理工大学广告学专
    • 公务员 2009年重庆市下半年第二次公务员考...
      为满足我市各级机关工作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一、招考范围和对象(一)常住户口在重庆市行政区域内并取得国民教育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二)取得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的非重庆市常住户口人员。二、报考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年龄为18周岁以
    • 公务员 重庆:公务员考试2009年申论热点—...
      2009年下半年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序幕已经拉开,广大考生正在进行紧张的备考。在此关键时刻,公考专家王永胜通过对历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的研究归纳、总结了十大热点问题供广大考试备考参考。本篇为法治问题相关资料。一、倾力打造“法治政府”直辖后的新重庆是我国幅员最广、人口最多
    • 公务员 2014年7月四川南充市国土资源局事...
      参检人员:体检时间:2014年12月31日9:00体检集合地点:南充市国土资源局人事科(市政府新区2号楼610室)集合时间:集合到位时间:2014年12月31日上午8:30体检费用:费用由参检人员本人承担,其标准按实际抽取的体检医院体检收费标准收取(每人暂按500元预备费用)注意事项:1、参检人员须
    • 公务员 2014四川宜宾市人社信息中心招聘信...
      资格条件(一)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3.身体健康,能坚持招聘岗位的正常工作;4.具备符合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4.博士年龄在40周岁以下,硕士年龄在35周岁以下(年龄计算以报名第一天截止)。(二)专业要求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
    • 公务员 2014四川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招聘专职...
      应聘资格与条件报考者应同时具备的条件:1.思想品德好,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从事高等职业教育;2.身体健康,具有正常履行应聘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应聘人员体检符合《四川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办法3.具有全日制普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招聘名额及其他报考资格条件报名及资格审查报名采取现场报名和网络报名的方
    • 公务员 【王永胜】关于重庆公务员考试培训班的...
      公务员考试信息网特聘专家王永胜老师,关于重庆公务员考试培训班的笔记-数字推理部分,其他部分将陆续放出。一、常数数列常数数列:一个数列,每一项都相等。【例】1,1,1,1,1,1,1,1,…二、等差数列等差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等差
    • 公务员 200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新大纲必看要...
      一、申论用铅笔作答无效“公共科目笔试内容与以前一样,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市人事考试中心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满分为100分。应试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
    • 公务员 聚焦09重庆省考:文字资料分析题
      8月6日,重庆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正式公布(专家对考试科目做相关辅导,请广大考生注意关注),各级机关计划考试录用人数比2008年增加了招录人数增加1.5倍。这对广大考生来说,多了一些踏入仕途的机会,同时也意味着即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重庆的就业率也不容乐观,更多的人选择了考公务员这条路
    • 公务员 2009年重庆市下半年录用公务员公告...
      现将增加武隆县2009年下半年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的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招考条件注:1.请考生逐一仔细对照简章和本表各栏规定,完全符合报考条件的方可报名。2.网上报名资格初审、现场复审报名资格、面试、体检报到、考察、公示均由武隆县人事局负责,联系电话:023-77728995。
    • 公务员 2009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4.2万人...
      重庆市市人事考试中心公布的“2009年重庆市下半年公招公务员报名情况最终统计表”显示,本次公务员招录原计划指标为1646名,实际考试招录指标为1546名。最后确认参考的人数只有4.2万人,超过2万人面对激烈的报考竞争选择了放弃。渝中区社保局一岗位竞争激烈758人争抢&ldqu
    • 公务员 2009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
      本试题即为2009年重庆市(下半年)、福建省(秋季)、辽宁省、海南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每个省的试题基本一致2009年重庆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0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1.《清明上河图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
    • 公务员 2009年第三季度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
      按照《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一、招聘原则公开招聘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二、招聘单位及人数本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45个事业单位的201名工作人员(详见《重庆市市属事业单位2009年第三季度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情况一览表
    • 公务员 重庆2009年下半年公务员招录部分职...
      11日晚,市委组织部、市人保局、市公务员局联合发布“关于2009年下半年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有关事宜的补充公告”。此次全市公务员招录,部分职位的条件有一些调整。参加此次公务员招录,享受笔试加分政策的人员中,包括2007年参加重庆市“三支一扶”计划
    • 公务员 2014年四川南部县事业单位招聘面试
      《面试须知请参加面试的人员于2014年12月30日(星期二)下午3:00-6:00在南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股报到并领取《面试须知面试时间、地点及注意事项面试时间:2014年12月31日(星期三)上午9:00。面试地点:南部二中德仁校区。面试注意事项:凡参加面试的人员于2014年1
    • 公务员 2014年四川攀枝花市西区中小学招聘...
      笔试总成绩笔试总成绩(含政策性加分)于2014年12月25日在攀枝花市西区公众信息网上公布,报考者请登录网站查询。详见附件:攀枝花市西区2014年下半年教师公招考试笔试总成绩。笔试查分对考试成绩有疑问的报考者,可于2014年12月26—29日(工作日期间上午8:30—12:0
    • 公务员 2009年重庆市基层政法干警考试成绩...
      2009年重庆市基层政法干警定向招录考试已于8月29日、30日举行!在重庆市公务员局和重庆市人事局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此次考试取得圆满成功。2009年重庆市政法干警考试笔试成绩查询时间:9月中旬。查询网址:考试可登录重庆人才人事网(http://www.cqhrss.gov.cn)进行查询!
    • 公务员 重庆:2006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
      说明一、本试卷共80道题,总时限为60分钟。二、请在机读答题卡上用蓝色墨水笔或签字笔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考试课码、报考单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涂写准考证号栏。三、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这对考试成功非常重要: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题本上作任何记号。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
    • 公务员 2014年四川阆中市事业单位招聘92...
      报考条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事业心和责任感强。身体健康,体检合格,能正常履行招聘岗位职责。具备本公告具体招聘岗位要求的条件和资格(详见附件1:《岗位和条件要求一览表中小学教师报考者,须征得县
    • 公务员 2014年四川阆中事业单位招考报名须...
      报名者必须先通过学历验证后才能填写报名表。学历验证程序:2001年-2014年大专及以上毕业生报名者用自己的手机发送短信,获取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证学历的验证码(可提前发好备用)。中国移动用户发送短信,编辑020至1065800883077。中国联通用户发送短信,编辑1020至10655582
    • 公务员 2014年四川内江市东兴区事业单位考...
      资格复审时间、地点资格复审时间:2015年1月5日至1月6日上午8:30—12:00,下午14:30—18:00资格复审地点:内江市东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议室(东兴区政府老大楼三楼)。电话:0832-2288102。参加资格复审人员须携带以下材料《2014年下半年东兴区
    • 公务员 2009年重庆市第二次公务员考试职位...
      2009年重庆市下半年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章及相关职位表已经公布,公务员考试信息网的公务员考试辅导专家在第一时间给广大考生做一下职位分析,希望对考生的报考有所帮助。本次考试报名全部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不设现场报名。报考人员可在2009年8月10日至8月15日期间登录重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 公务员 2009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考试类别科...
      200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将于9月13日举行,公务员考试信息网整理出笔试的五个大的类别供广大考生参考,诸位考生一定要注意切忌不要涂错考试类别。本站记者在重庆市人事局了解到,此次笔试采取闭卷方式进行,分为1类、2类、3类、4类、5类考试。考试科目分为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按照国家规定,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
    • 公务员 2009年下半年重庆公招报考事宜及相...
      NewsContent"针对2009年重庆市公务员报考中出现的常见问题,重庆市委组织部、市人保局、市公务员局联合发布2009年下半年重庆市公开招录公务员报考事宜及相关政策解答。一、试用期内、试用期满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在编在职人员可以考公务员吗?答:试用期内的公务员不得报考。试用期满已任职定级的公务员
    • 公务员 3万人报考2009年重庆公务员 千人...
      今天是2009年下半年全市公务员招录报名最后一天,有意报考的人员请抓紧时间报名。昨日,市委组织部、市人保局、市公务员局联合发布2009年下半年重庆市公开招录公务员报考事宜及相关政策解答。千人竞争一个职位在这次公务员招录中,我市提供公务员职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职位,总数是1652个。从报名情况看,到
    • 公务员 2009年重庆市第二次公务员考试报考...
      2009年下半年重庆市公务员招录考试网上报名已经开始,为帮助考生了解各方面报考信息,顺利报考,考试吧特别整理了包括需要注意的事项,祝愿大家顺利通过考试!考试时间:公务员考试信息网策划:2009年重庆公务员考试报考指南考试日程安排报名时间:2009年8月10日至8月15日网上缴费时间:2009年8月1
    • 公务员 2009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本篇为公务员考试信息网特聘专家整理的关于重庆市医疗问题相关资料,请广大考生务必仔细学习。一、重庆市探索困难群众医保新路!2007年,重庆市“新农合”工作由试点转入全面推进阶段,有农业人口的区县覆盖率为100%;参合农民共1807.17万人,参合率为76.88%。自2003年开
    • 公务员 2009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考录比为1...
      2009年下半年全重庆市公务员招录报名工作已于本月15日结束,报名总人数创下历史新高!昨天,重庆市人事考试中心公布的“2009年下半年重庆重庆市面向社会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考试报名统计”显示,全重庆市1652个公务员招录名额吸引全国69711人报名,本次招录与报名的平均竞争比例
    • 公务员 重庆市公务员考试30天备考冲刺完全攻...
      俗话说:机会往往属于能把握机会、勇于应对挑战的人。2009年重庆市公务员考试招考人数多,涉及专业广,这对所有符合条件的考生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尤其是那些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距离重庆公务员考试只剩下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面对这么短的复习时间,各位考生只有一个选择——全力以赴,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