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4日、5日,全国有172万名考生参加了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这其中包括工商管理硕士(MBA)入学考试。开考一个多小时后,在哈尔滨理工大学考场,出现了“神秘电波”。此后被证实,北京一家名为智恒知艺术培训中心的考试培训机构涉嫌通过考前发放无线电作弊器材、考中传送考试答案等方式,组织部分考生在该考点作弊。4.8万元“包过”、上百人瞒天过海、各种作弊工具武装到牙齿……很难想象,这是严肃权威的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的现场。在这里,作弊已经成了明码标价的产业,串联起了寄生其间的枝枝节节。严苛的审查环节、彪悍的监督技术,一应在技术含量不高的作弊产业中或者沉默失声、或者形同虚设。
商人逐利,无甚可说。只是,职能环节的失守,监管作为的阙如,依然让人如鲠在喉:譬如这家名为智恒知艺术培训中心的考试培训机构,声称与哈尔滨理工大学合作。于是,本应在哈尔滨理工大学进行的现场报名,竟然真的挪到了智恒知这家培训机构里进行,三个自称是哈尔滨理工大学MBA中心老师的人也出现在现场,而最终的结果是——这家机构的学员都拿到了MBA的准考证。有钱,有关系,有“合作”,规矩与秩序都可以轻易被篡改。如此明目张胆、如此无惧旁人目光,这“背后”究竟有怎样的能量?
据报道,黑龙江省已开始专案调查,停止该校MBA中心2015年招生组织工作。教育部日前表示,已派工作组开展督办查处工作,将取消作弊考生所有科目成绩,并视情况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值得反思的是:一所高校,在作弊产业链上如此魅影重重,要不是媒体记者深入暗访,不知何时会惊动监管者的关切目光?按照培训机构的做派及说辞,这显然已经不是初来乍到的“小试牛刀”,那么,今日因舆论监督而曝光的不堪,在过往的考试中究竟有没有翻版?若是交易得逞,4.8万元买来的研究生学历,会为中国的精英教育带来怎样的涟漪效应呢?
1月7日,甘肃省教育厅通报,在刚刚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当中,西北师大保卫处的人员在考点周边巡逻的时候,发现有3人利用无线电设备,为正在考研的学生发送答案;2013年,媒体称湖北包括钟祥、天门、仙桃在内的多个县市,已形成高考作弊产业链,因“监考太严”,湖北钟祥市第三中学艺体高考考点,部分考生和家长“围堵”甚至殴打监考老师……我国法律中虽没有“考试舞弊罪”,但此类国家正规考试都属于国家机密,帮助考生作弊,在考场外送传呼机、对讲机,都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其他主体还可能构成渎职罪等。屡禁不止、屡打不绝的背后,会否是法律太过面慈手软?
考研产业链上“苍蝇扑脸”,已经不是培训机构一手遮天的故事了。彻查其背后的贪腐渎职,是揭开诸多“包过”真相的唯一钥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