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公费全面取消 桂林考研学子有坚持又放弃 _考研-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读研公费全面取消 桂林考研学子有坚持又放弃

首页 > 

考研

 > 读研公费全面取消 桂...

读研公费全面取消 桂林考研学子有坚持又放弃

今年初,国务院就研究生收费制度出台新政,自明年秋季学期起,将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此举意味着研究生“公费”与“自费”并存的收费模式将被打破。

11月14日,2014年硕士研究生报考现场确认已全部结束。在新收费制度即将实行之下,桂林学子报名考研的情况有何新变化?新政实施后,是否会加重贫困学子的经济负担?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驻桂林的多所高校,对新政给桂林考研学子带来的变化进行了调查。

桂林学子面临的“选择题”

今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提出自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

这一新政出台后,每年不菲的学费成了桂林考研学子需要重新慎重考量的因素。先就业还是继续考研?桂林学子面临着一道选择题。

11月19日,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的一间教室里,2010级学生黄玉凤和同时报考研究生的同学正在埋头苦读。

“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考试了,现在正是冲刺复习阶段。”面对记者,黄玉凤的第一句话透出了对时间的紧迫感。黄玉凤是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化学专业的大四学生,今年她报考了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生。11月12日,黄玉凤在本校考点完成了现场报名确认手续。

“年初刚听到要全部收费的消息,心里确实挺担心的。”出生在农村家庭的黄玉凤说,如果考上研究生,每年六七千元的学费将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然而,随着对新政策的了解,黄玉凤的担忧慢慢地消除了。

新政出台后,黄玉凤与同学相互探讨的同时,学院的老师也对准备考研的同学解读了政策,并请来上一届已考上研究生的师兄、师姐给考研学子讲解读研期间将可能享受到的国家奖助政策。

“新政规定要收取学费,但设立了国家助学金,每位硕士研究生每年能有不低于6000元的资助,这就不用为学费发愁了。”黄玉凤说。

面对研究生收费新政,黄玉凤从担忧、疑虑到释然的心路历程并非孤例。

韦雅静是广西师大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学生,今年报考了本校的历史学专业研究生。她说,同班同学一共有近20人准备考研,起初听到读研要全部收费时,确实有同学想要放弃,但都坚持了下来。

“这次我们班有10多人现场报名确认考研,占了全班人数约四分之一,大家考研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韦雅静说。

与上述两位同学做出不同选择的是,部分准备考研的同学选择了先就业。

桂林理工大学的大四学生黄琼月说,自己今年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的研究生,但身边有部分原来也准备考研的同学选择了放弃。有的同学因为担心负担不起学费而选择了先就业,等经济条件好了再考虑继续深造。此外,虽然国家出台的研究生新奖助政策中设立了国家助学金,但部分同学因为担心成绩不好,即使考上研究生也拿不到高的助学金,也选择了放弃考研。有的同学放弃考研,也并非完全因为读研要交学费,而是考虑到有好的就业单位等因素。

新政出台后,黄玉凤与同学相互探讨的同时,学院的老师也对准备考研的同学解读了政策,并请来上一届已考上研究生的师兄、师姐给考研学子讲解读研期间将可能享受到的国家奖助政策。

“新政规定要收取学费,但设立了国家助学金,每位硕士研究生每年能有不低于6000元的资助,这就不用为学费发愁了。”黄玉凤说。

面对研究生收费新政,黄玉凤从担忧、疑虑到释然的心路历程并非孤例。

韦雅静是广西师大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的学生,今年报考了本校的历史学专业研究生。她说,同班同学一共有近20人准备考研,起初听到读研要全部收费时,确实有同学想要放弃,但都坚持了下来。

“这次我们班有10多人现场报名确认考研,占了全班人数约四分之一,大家考研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韦雅静说。

与上述两位同学做出不同选择的是,部分准备考研的同学选择了先就业。

桂林理工大学的大四学生黄琼月说,自己今年报考了中国地质大学的研究生,但身边有部分原来也准备考研的同学选择了放弃。有的同学因为担心负担不起学费而选择了先就业,等经济条件好了再考虑继续深造。此外,虽然国家出台的研究生新奖助政策中设立了国家助学金,但部分同学因为担心成绩不好,即使考上研究生也拿不到高的助学金,也选择了放弃考研。有的同学放弃考研,也并非完全因为读研要交学费,而是考虑到有好的就业单位等因素。

桂林报考情况的变化

记者了解到,2014年,广西一共有13所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有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资格。其中,桂林的高校占了5所,分别是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桂林医学院和桂林空军学院。而在全区设置的7个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点中,桂林占有3个,是上述高校的前三者。研究生收费新政的出台,意味着“公费”读研的时代将一去不回。那么,这一新政将给桂林本地考研情况带来哪些新的变化?报考人数会否因此下降?

记者从几所高校今年的报考人数以及考点考生的人数看研究生收费新政带来的报考变化情况。

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颖介绍,今年该校招收研究生的专业一共有150个,报考该校研究生的人数约2300人,与去年相比少了约100人。“从报考我校研究生的人数来看,报考人数下降不是很明显,这也说明研究生收费新政对考研学子的影响不是很大。”李颖说。

与广西师范大学今年报考情况不同的是,报考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的人数下降比较明显。

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金峰说,今年该校在经济学、法学、理学、管理学等六大门类的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计划招收约800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但报考该校的人数仅约600人,与去年相比下降了10%左右。

“报考人数下降的原因,我认为是受到了研究生全面实行收费政策的影响。”金峰说,该校硕士研究生每年的学费约8000元。从明年起,对所有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都要收取学费,在国家对硕士研究生奖助政策还不是太明朗的情况下,有不少同学在继续深造与就业的权衡对比中选择了先就业,而放弃了考研。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林基明称,今年报考该校的研究生人数还没有统计出来。

李颖称,除了各高校的报考人数外,还可以从桂林的3个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点的考生人数观察新政带来的报考变化。

记者从上述三个考点了解到,今年桂林3个考点的考生人数分别为:广西师范大学约2400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约1200人,桂林理工大学约1800人。其中,桂林理工大学从2014年起,新增为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招生考试的报考点。

“从考点的报考总人数来看,与去年相差不大。”李颖说。

如此看来,尽管桂林几所高校的报考人数有所下降,但考点的考生人数相差不多。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研究生收费新政对桂林学子的考研影响不大。

新政实施后的经济账

“从制度设计上而言,这次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将更能激发学生的科研态度,也有利于营造一个更加公平的求学环境。”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林基明说。

林基明认为,旧的研究生资助模式是“公费”和“自费”并存,其弊端在于入学时被评为公费,即使在读研期间表现再平庸,也能全程享受公费待遇,而对于那些没有获得公费资格的同学,即使读研期间表现相当出色,也没有办法由半公费或者自费转为公费待遇。而新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将打破这一局面。

《意见》中指出,新的奖助金制度将实施动态管理模式。研究生第一年入学时的奖助金等级由入学成绩决定。但是,第一年评定的奖助金等级并不会适用于第二年,而是根据学生在校的表现来评定,比如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社会活动等等。

“有些同学可能对新政有所误解,新政虽然收取学费,但拿到的奖助学金可能比学费还高。”桂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金峰说。

就新政实施后的奖助机制,金峰算了一笔经济账。

研究生教育新政规定,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同时也提出,将现有的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博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而且覆盖范围包括招生计划内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

“这也就是说,只要考上了研究生,就能拿到这6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几乎抵销了学费。”金峰说,除此之外,同学们还可以获得学校学业奖学金,在学业和科研项目上都很优秀的研究生甚至能拿到高额的国家奖学金。

《意见》明确提出,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生1万名,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0元;硕士生3.5万名,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0元。

林基明说,国家奖学金制度早在2012年就已实施。去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就有50多名研究生拿到了国家奖学金。

此外,国家还将建立健全多元的奖助政策体系,包括设立学业奖学金、加大对岗位的津贴自主力度等。

事实上,在新政实施前,桂林几所高校都设立有学校奖学金、研究生培养费等激励机制。

广西师范大学设立的学校奖学金分为特等、甲等和乙等三个等级,对应的奖励金额分别是每年5000元、3000元和2000元,每年依据研究生在校的科研成果、学习成绩等进行评定,覆盖率达到了75%;桂林理工大学设立的研究生培养费制度分三个等级,一等奖1500元,二等奖1000元,三等奖600元,覆盖率达50%。

上述三位高校研究生院的负责人都表示,学校将根据新政的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对本校研究生奖助办法进行调整。“从奖助的额度到覆盖范围,都将会有所提升。读研学子如果在校努力学习,应该不用为交学费发愁。”金峰说。

谁学业优秀 谁就能受益

陆汝安

表面看,研究生取消公费自费并存全部改为自费,似乎又重现近年来颇为公众诟病的教育产业化、收费化之倾向。细究起来,其实这是有利于激励学习积极性的改革措施。

判断一项制度的好坏,还是要看它的最终实施效果。好的制度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不好的制度养懒人。以是观之,既往的研究生公费自费并存模式是有弊端的。在这种模式下,入学成绩的高低决定了整个读研期间是公费还是自费。结果是,公费生读研期间表现平庸,也不影响一劳永逸全程享受公费待遇,而自费生即使读研期间表现相当出色,也没法转为公费。显然,这明显违背奖优罚劣的原则。

而在将来的自费模式下,虽然取消了公费,但其实质是把原来用于保障公费的这部分资金用于设立助学金。这样一来,在助学金面前,研究生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资格去争取助学金。而要每年都能获得助学金,不但要有好的入学成绩,而且读研期间也要一直表现优秀。在这样的模式下,谁学业优秀,谁就能受益。

其实在欧美国家很多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读大学费用都是不菲的。比如著名的哈佛大学,每年学费高达五六万美元,以这个标准,贫穷家庭孩子似乎只能望而兴叹,但由于这些大学通过政府投入、社会捐助等渠道都设立了名目繁多的奖学金、助学金,只要条件符合,并且全程保持学业优秀,基本都不用愁学费开支。这种普遍的学费资助制度,保证了贫穷家庭孩子也能入读大学尤其是名牌大学。

可以预见,在自费+助学金的模式下,研究生们为了享受助学金,势必人人自觉努力学习、钻研,近年来研究生整体素质下滑的趋势也有望回弹。想来,这也正是政策制定者的初衷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留学 历史8月12日:中国学生第一次走出国...
      1872年8月12日,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从上海登船启程赴美。自明实行严厉的海禁至清末,中国人已经很久没有走出国门了。按照中国人几千年的思维习惯,他们对外部世界既陌生又不感兴趣,他们只愿意“就地繁殖”——包括子孙的延续和文化的继承,这使中国人几乎毁灭性地强迫自然资源维持着他们世世代代的生存。...
    • 留学 高中留学的四大准备及留学信息
      现在越来越多的初中和高中生在高考前就走出国门,他们中大多数选择英语国家。而在就读于这些国家之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语言障碍。一般来说,到国外的语言学院学习语言是大多数孩子的选择。但是出国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出国之前,了解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做好何种准备都是非常重要的。前不久,澳洲著名教育专家...
    • 留学 马来西亚“严管”私立学院的设立
      一直以来,马来西亚私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冒起,目前已超过700所。私立学院的增多近来不断引发监管及教育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并且数次发生外国学生被骗的事件,以致马来西亚教育部最近下令关闭5所私立学院并决定将严格管制私立学院的设立。 马来西亚教育部私立教育局副总监哈山哈欣说,中国学生到马国求学被骗事件起因...
    • 留学 在德苦读预科花费20多万 成都学子留...
      7名成都学子每人花了14.7万多元人民币,被四川省出国预备学校送到德国留学。事后家长们才得知,孩子们在德国留学一年的学校竟是一所普通的语言学校,根本不能为孩子办理进入德国大学留学的签证。无奈,7名学子只得踏上归国旅程。日前,气愤不已的家长们要求四川省出国预备学校退钱并赔偿损失,但该校拒绝退费赔偿。据...
    • 留学 中央电视台赴美国加拿大拍摄留学生生活
      中国中央电视台将在美加开拍十集纪录片《我的北美留学生活》,讲述北美中国留学生学习和创业的故事。北美地区是中国当代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地方之一,来这里求学、求职的中国学子经历了艰苦的奋斗历程——初到北美时的新奇和陌生,求学路上的甘甜酸苦,职业赛场上的得失荣辱,创业过程中的成败,情感生活的起伏,“五子登科”...
    • 留学 到澳大利亚读高中首选“官办”学校
      澳大利亚一直以来都以它优美的自然风景、高质量的教学水准、多元文化的社会结构以及宽松的留学政策吸引着许多中国学生与家长把它作为留学的首选国家。尤其是近些年来学生在中学阶段赴澳洲留学呈上升趋势。目前就记者了解的信息,赴澳大利亚就读高中的申请人占整个赴澳学生签证申请人数的50%,2001年有11500名学...
    • 留学 我国承认文凭的38所澳大利亚大学
      澳大利亚共有36所公立大学(政府出资兴办)和2所私立大学。澳大利亚只有下述名单中的38所大学才可以颁发学士学位以上(含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的文凭证书。麦考瑞大学拉筹伯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巴拉特大学邦德大学堪培拉大学中央昆士兰大学查尔斯·斯德特大学科廷科技大学迪金大学伊迪斯·考文大学南澳大利...
    • 留学 德国延签政策紧缩,DSH仍为重要
      留学德国,从开始有这个念头到最后成功,不同阶段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总有不同的关键字:在开始阶段,是“学德语”;然后是“审核部”;然后是“等签证”;最后是“机票”。等人到了德国之后,关键字就变成生活方面的,比如“房子”,“家具”等等。今天要说的是每个学生都在关心,也应该关心的另外两个关键字“DSH”和“...
    • 留学 日本百余所学校来华招生 留学日本继续...
      )根据最近的调查(对象3097人)显示,日本学生一个月的学费和生活费(包括授课费和教科书费等学费),全国平均为12.3万日元。按地区来看,东京地区最高,为13.3万日元,以下依次为关东地区、中部地区、近畿地区。除授课费和教科书费等学费外,日本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全国平均约为8万日元。按地区来看,东京地...
    • 留学 留学中亚:没地方打工 生活费每月10...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中亚五国,位于欧亚大陆的腹地,是东西方文化的交会处,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横贯这里。一般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丝绸之路”了解中亚,中亚各国也借这块招牌发展商业。“商路”自然要引起商人的青睐,然而随着中亚与外界联系的不断扩大,孜孜以求的学子...
    • 留学 澳使馆最新消息:学生申请手册中文简要...
      目前学生申请评审状况 本处目前正在为已通过评审且开学日期在9月13日前的申请签发签证。护照将通过邮局寄出。 由于申请量急增,能力有限,在此期间有关申请评审状况的咨询将不予以答复。 如果您的申请有什幺问题我们会与你联系。签证条 我们收到很多关于护照上签证条名字的问题 标准的澳大利亚签证条上的名字是(举...
    • 留学 高考失利缘何成为留学理由?
      高考结束,又到留学旺季,各种各样的留学咨询会场场爆棚。据上海青年报报道,记者从多家留学机构了解到,这些准备出国的学生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高考失利而决定出国的。一位即将赴纽西兰留学的学生告诉记者,本想在国内读大学,但是高考未达到理想水平,如果留在国内,自己进不了好大学,父母也觉脸上无光,所以只好出国。...
    • 留学 耶城校园爆炸案纪实:一中国留学生曾经...
      死者中有四名美国人“非常、非常巨大的爆炸,周围所有东西似乎都在摇晃,接着就是一片死寂……”阿莱斯泰尔·戈德瑞恩脸上满是汗水和恐惧。“我拼命跑,人们躺在地上,呼喊着,身上都是血。一切都让你难以想象,衣服和血肉混在一起。”现年19岁的戈德瑞恩来自英国利物浦,一年前来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学习希伯来语。当时,...
    • 留学 留学何时申请学校好 热点国家逐一比较
      很多学生对应该什么时候开始申请国外学校没有数,临到快开学了才手忙脚乱,结果错失良机,要知道,你得事先联系3至5所学校,才能保证能申请下来1所。总之,还是得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选择国家和学校,并且保证学校能够在Deadline(申请截止日期)之前收到你的资料。现在我们把热点留学国家的院校特点做一个比较:...
    • 留学 中学生猛扑留洋潮 专家谈低龄留学利弊
      澳大利亚教育展场面火爆将10多岁的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好不好?近年,留洋学生日益低龄化的现象突出,人们对此争论不休。然而,这并不妨碍那些准备“上路”的孩子们及其家长的热情。昨天,2002年澳大利亚教育展在深圳热热闹闹地开幕了,会场人头涌动,其中,最多的是那些满脸稚气却又看上去踌躇满志的中学生。有一名13...
    • 留学 美律师提醒留学生:打工无关专业可能遭...
      大批在美国的华人留学生在毕业后利用为期一年的“留学生实习训练”在美找工作。其中不少人为了减轻经济负担,在找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前,暂时在餐馆或公车站打工。但美国华裔律师提醒留学生,若从事非所学相关工作,一旦遭移民局官员查获,可能以非法打工为由驱逐出境。多名华裔律师表示,留学生毕业后从事非所学相关工...
    • 留学 特别视点:跨出国门看留学
      》编委工作,有机会接触各国学生,在与中国留学生接触中就有特别的感触。我们留学生中有的刻苦攻读,学有所成;有的方向迷茫,用力不当,3年进不了大学门槛;有的则干脆留学成流浪,镀金成掷金。怎样适应出国留学带来的挑战,是摆在准备背起行囊、豪情万丈出国去的莘莘学子面前的新课题。 留学不能盲流。刚刚富起来的中国...
    • 留学 留英继续升温 海外大学为拉生源竞争激...
      截至5月中旬,今年已有4812名中国学生申请到英国上大学,比去年同期的2854人增长了69%,成为全球申请英国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青年报援引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在过去的3年里,申请在英国读本科的中国学生数量增长了近10倍。而吸收海外留学生是英国各大学创收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政府的鼓励下,英国各大学...
    • 留学 美用因特网监视外国留学生
      美国曾经是世界各国莘莘学子求学的天堂。然而“9·11”事件后,这里的自由、包容性正在渐渐失去,取而代之的,则是更为严格的入境审查和更多的限制。 日前,一份伦敦出版的周刊报道说,最近,美司法部长约翰·阿什罗夫特宣布:美国情报部门将启用一种名叫INS的新的电子情报系统,以监视约100万在美求学的外国留学...
    • 留学 大量吸收留学生 日本地方学校学生人数...
      近一、两年,日本加速了接受外国留学生的步伐,不但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大城市的国立、私立大学招收了大量留学生,地方各县的留学生人数也是成倍增长。来自日本石川县国际课的统计数字显示,石川县今年的留学生总数达到了838人,比去年增长了两成,其中中国留学生有573人,占了全体留学生数的70%。该县国际课在每...
    • 留学 中国学生问题仍未解决 酒大却开始招生
      据日本共同社获悉的消息证实,因中国留学生等问题而处于重建期的酒田短期大学,已将网络主页上的校名改为“瑞穗学院短期大学”,并开始招收明年度的新生。消息称,该主页在当天就被关闭。但就该学校在资金筹措还没有线索的情况下开始招收新生,日本文部科学省表示:“该校一直争执不断,短大的实质完全没有改变”,并对该校...
    • 留学 中南大学优秀新生将直送新加坡留学
      昨日,记者从中南大学招生办获悉,今年,该校将从入校新生中选拔15名优秀学生送往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进行培养,给报考该校的考生提供了一次直接留学的机会。 据悉,这15名选送新加坡的学生将完全通过公开选拔来产生,凡高考成绩在所在省份排名前20%的、年龄在19岁以下的理科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这次选拔。...
    • 留学 出国留学没有捷径
      --支招自办留学认清非标教育 不久前,记者见到一则广告“英国336所大学的5000项本科课程供选择,无须语言成绩,可申请赴英攻读大学预科、本科和硕士学位,率先开辟了高中毕业生直接留学英国名牌大学攻读学士学位”。广告的内容确实十分吸引人,但是一个事实是———英国只有100所经过认证的大学。因此,可以肯...
    • 留学 新东方副校长徐小平:留学的罂粟花现象
      记者采访了新东方学校副校长、著名留学咨询专家徐小平先生。徐小平在新东方做了7年的留学咨询工作,在采访中他告诉记者,7年来有上百万人听过他的有关留学咨询的讲座,还有上万人面对面地和他进行过这方面的谈话。“在和我当面做过咨询的人中,有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对自己出国的目标并不清楚,这是一个危险的时代现象。”他...
    • 留学 申请在英国读本科的中国学生数量增长了...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在过去的3年里,申请在英国读本科的中国学生数量增长了近10倍。截止5月中旬,今年已有4812名中国学生申请到英国上大学,比去年同期的2854人增长了69%,成为全球申请英国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据悉,吸收海外留学生是英国各大学创收的主要手段之一。在政府的鼓励下,英国各大学为拉生...
    • 留学 英国留学今年热得烫手
      据英国使馆统计,今年赴英留学申请人数比去年同期递增了70%。英国留学迅速升温,其热度之高、增幅之快令人咋舌,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今年的英国留学如此之热呢?近日记者就此状况进行了调查。-签证关卡松??在留学生比较钟爱的几个留学国家中,英国的签证应该算是比较容易到手的。美国自“9·11”后,通过了对于加强留...
    • 留学 国外草鸡大学为何看好中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去英国留学,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一般是十五六万人民币,澳大利亚是十二三万,最便宜的可能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在两三万人民币左右。如果是通过留学中介,还要交一万多的中介费。这样的“镀金”成本对于一个一般中国家庭来说并不算低,但是为什么还会有如此大的市场? 记者的采访,他...
    • 留学 中国留学生“流走”数百亿财富
      在结束了上半年的期末考试后,北京某高校的小刘并没有开始自己的暑期,而是继续留守校园埋头苦读,因为他就要参加9月14日举行的托福考试。在一间几乎满员的教室里,每张课桌上都摆满了参考用书。小刘手中的那本已被翻得有点儿散架了。他的目标很明确:今年要申请美国西北大学商学院,取得学位后再返回北京创业。当然,在...
    • 留学 赴澳留逐年递增 问题频出始料不及
      据光明日报报道,澳大利亚从1998年开始,对中国的留学政策开始放宽,由此申请赴澳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逐年递增。据统计,2001年中国赴澳留学的人数比2000年增加了70%,目前在澳大利亚约有2万名左右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问题频出始料不及澳移民部收紧标准澳大利亚以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社会治安良好,留...
    • 留学 加专家促修订学生贷款破产法
      。 。接受教育是人生的黄金机会,有关当局在他们面对设置这种障碍,却无视如果情况没有好转,他们一生就会毁掉。 四十四岁温哥华居民奥米亚因为身患癌症和有长期性疲乏症状,即使在学院任兼职导师亦无法偿还贷款,虽然已取得心理学硕士学位,但所须时间较他预期为长。他的三万元学生贷款,连利息计正不断增加,他向联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