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最好有备而归(1.19)_留学-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海归,最好有备而归(1.19)

首页 > 

留学

 > 海归,最好有备而归(...

海归,最好有备而归(1.19)

在八九十年代,中国没有哪里个高材生不想出国深造的。那些有幸赴美国或日本等先进国家留学的人,毕业之后都想方设法留下,不愿回国。但时过境迁,经济腾飞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都显著改善。近年来,越来越多在海外深造的中国学子选择回国工作或自己创业,这类人俗称“海归”。

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在华开办业务,为“海归”一族提供了大量在国内大展拳脚的机会。不过,虽然跨国公司有助于吸引海归派并留住国内的人才,但它们也对本土公司和研究机构构成严峻挑战,引发了两者之间激烈的人才争夺战。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高级顾问吴贻康说,跨国公司多涉及尖端科技研究和给予丰厚薪津,越来越多本土人才流进这些公司。他说:“在华跨国公司为中国毕业生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在海外深造的中国留学生。”

根据政府的统计资料,从1979年中国打开学子出国留学的大门至今,已有一百多万名学生到海外深造,其中只有30%回国。这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有国际视野和管理技能的海归人才仍极为渴市。缺乏这类人才,是计划在海外拓展业务的中国公司以及在华跨国公司面临的一大挑战。虽说跨国公司自己可以培训本地人,以满足自己与日俱增的人才需求,但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财力。

早前有报道说,中国将近40%的高材生在外资企业工作。新华社的报道说,上海一份调查显示,在华外资研发机构中,中外研发人员的比例将近40:1。

吴贻康指出,中国研发人员往往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却十分缺乏实践经验。吴说,“跨国公司提供的培训,可以帮助中国研究人员有所提高。”不过,跨国公司也担心,它们花钱培训出来的新星,最终会被竞争对手挖走。由于人才短缺,“跳槽”在中国早已司空见惯。吴贻康说,“当中国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跨国公司里的高素质人才,就成为它们的潜在人力资源。”

社会和经济的瞬息万变,为中国就业市场创造了新的职业,例如供应链及风险管理,然而本土很难找到这类合格人才。因此,对在华跨国公司和中国本土公司而言,聘用在外国深造过、有海外工作经验的中国留学生来得更实际。

据全球猎头公司惠特尼集团公司(Whitney Group)透露,中国的金融业尤其需要有海外工作经验的中国人才。该公司总经理奥尼尔说,“尽管在海外深造的大陆留学生回国有增长趋势,但是人才仍然短缺。”惠特尼集团公司资料库中有40万个人才的资料,但适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人才只占极少数。

跨国公司在华的扩张,进一步刺激了对有国际视野的资深管理人才的需求。截止2005年底,5000多个企业落户中国,涉及行业涵盖高科技研究、金融和咨询等,创造的年价值高达100多亿元人民币(折合12.8亿美元)。

北京也在努力吸引留洋研究员归国,他们当中有许多已成为国家重点科研专案的带头人。例如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的海归经济学家,年薪达3至5万美元,这还不包括住房津贴和其它额外补贴。该中心每个空缺平均有10至15人申请,而想进入该研究中心工作,最起码要有国外大学的博士学位。

在各大城市中,上海可谓最积极于吸引留洋镀金的专业人才。2003年8月,上海启动一项雄心勃勃的招贤纳士计划:通过实施优惠政策,包括发放上海居民身份证(这样就可以与当地人享有同等的权利)、给那些在上海创业的人额外提供政府补贴。计划的目标是吸引1万名中国留学生到上海工作,而截止去年11月底,上海已经提前完成目标,成功吸引了从110个国家和地区归来的10,203名人才。

然而,并非所有海归人才都受到国内市场欢迎,“滞销”之人不在少数。这当中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变化导致的人力资源错配问题,而且问题日益严重,急待解决。

例如现年25岁、获得英国一大学大众传播硕士学位的阿英(音译),就在国内找了几个月工作未果,沮丧万分。她在2005年从上海一大学毕业,之后不久赴英继续深造,希望学成归国后能比在国内受教育的同行挣钱更多,但如今却发现梦想难以实现。

阿英说:“一些大公司不喜欢我,因为我没有工作经验又或者它们需要的专业知识。而小公司给我的待遇,却还不及给刚从国内高校毕业的大学生的。”

根据国务院研发中心对1500名海归生所作的调查,回国后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工作的,占35%以上。

几年前,像英一样的从海外学成回来的留学生,就开始被称为“海归”(与“海龟”谐音),而在国内受教育的人,则被叫作“土鳖”(国产软壳龟),孰尊孰卑不言而喻。“海归”曾一度十分抢手,风光无限。

不过,如今许多“海归”找不到好婆家,已被戏称为“海待”或“海草”。绝大多数“海待”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在国内一读完高中或本科就立即留洋镀金,毕业后又马上回国,因而没有海外工作经验,又或雇主需要的沟通技能。他们所得到的待遇不比国内毕业的学生好。一些“海待”所学的专业则过于冷门,难以找到好东家。

中国的雇主们如今更加理性和实际。他们需要的是了解中西方文化、能说流利的普通话和一门外语、有海外工作经验的人。单有一纸外国文凭在手,找工作就畅通无阻的时代早已过去。在此告诫打算回国的“海龟”一句:海龟,海龟,有备而归。(来源/香港《亚洲时报》,作者/Olivia Chung)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留学 高中生一心想出国 专家称不宜盲目跟风
      “不让我出国留学我就……”南宁市某重点中学一名高二学生为出国竟不吃不喝相挟。近日,为期一个月的南宁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刚刚结束,心理学教授在讲课中发现,高中生里出现了一股不健康的出国留学风。 一女生不吃不喝要出国 11月5日,广西青少年心理行为健康辅导中心的心理学教授王翔南接待了一对忽然来访的客...
    • 留学 优待本国公民、安抚穷人 新加坡留学费...
      新加坡教育部最近发表声明说,从2008年开始,在新加坡大学学习的外国留学生的学费将有较大幅度的上涨。 当地媒体援引这份声明说,提高外国留学生学费主要是因为新加坡政府制定的本国公民优先的政策和为穷人提供更多机会。目前在新加坡大学和理工学院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比新加坡公民多付10%的学费,2008年将多付5...
    • 留学 浙江留学移民峰会日程安排
      第一场1月21日(周日)地点:杭大路1号黄龙世纪广场A座4楼上午1.韩国名校浙江首展(9:30-11:30)韩国延世大学,高丽大学,成均馆大学,梨花女子大学,庆熙大学,中央大学等十所韩国名校浙江首次巡展,当场面试。2.亚洲留学专场讲座(9:30-11:30)新加坡国立大学2007年首次来浙江招收优秀...
    • 留学 合肥几多人家有小留学生?30%来自工...
      出国留学的人员中,年龄越来越小,最小的才13岁。在合肥留学大军中,有一半是初高中生。而工薪阶层送子留学近两年也越来越多,占据30%。年龄最小13岁1月14日下午,“安徽首届雅思托福留学年会”在安徽大学逸夫图书馆召开。记者从中获悉,合肥出国留学人员年龄正呈逐年下降趋势,在参加培训考试的雅思托福留学培训...
    • 留学 四名留瑞学生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
      2005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瑞士馆区颁奖仪式10月28日在中国驻瑞士大使馆举行。来自瑞士4所大学的4名中国自费留学生获此殊荣。据新华网报道,颁奖仪式上,瑞士圣加仑大学的徐英子、苏黎世联邦高等理工学院的龚广海、洛桑联邦高等理工学院的苏彬和保罗·舍雷尔研究院的张力从中国驻瑞使馆教育处参赞黄颖手...
    • 留学 “小留学生现象”令人担忧
      近几天,正在上海举行的2006年国际寄宿中学留学交流会空前火爆,60多所来自英语国家的寄宿学校聚集一堂,向中国孩子们展示通往未来的阳光大道。展厅里人头攒动,许多孩子和家长对此表示出浓厚兴趣。但多数人只能是观“洋”兴叹,昂贵的学费,给这条路设了一道钱少打不开的门。但无论怎样,国外学校依然是他们心目中的...
    • 留学 关注2007年留学四大新变化
      1月21日,在杭州举行的“全球任你行”留学移民年度峰会吸引了众多有留学意向的人士参加。据峰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12月底,2006年浙江学子去海外求学的比2005年增长三成,其中选择去国外读高中的学生增加40%,本科的增加30%,硕士的与去年基本持平,博士的略有增加;出国人数排名前三位的国家仍是英...
    • 留学 2007,高中生赴美上大学还要升温
      高中毕业于北京四中,被中部一所名牌大学录取后并未报到,现在的状态是无业。18岁的北京女孩儿高洁(化名),看上去乖巧文静,行为却有些特立独行——放弃中部那所名校不是想复读一年考上北大清华,而是为了全力冲击美国大学。在多数高中时代的同学都徜徉在大学校园的时候,高洁却正忙着考新托福、写Essay(短文)、...
    • 留学 北美大学费用“天天向上”你能承受到几...
      最近Carl Buck对北美10所大学的学费进行了调查,虽然整个地区2006-2007年的增长比率仍在计算中,但5%的增长幅度是一定的了。从上一年的数字来看,四年制私立学院的费用平均上涨了5.7%,达到了16,590美元/年,这其中还不包括住宿、吃饭和其他的费用。如果将其都计算到里面的话,一年的费用...
    • 留学 出国留学:昂贵的选择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哈尔滨市就曾经有过俄罗斯留学热潮,本世纪初又兴起去西方发达国家的留学热。这种留学热潮也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大学的重视,他们了解中国人秉承着东方民族的传统———重视教育,对下一代的教育投入不惜重金,中国留学生对国外的许多大学来讲无疑是一座金矿。可是中国人不惜重金将孩子送出国外留学仅仅...
    • 留学 希拉克现场承诺赴法签证超8000
      26日下午3时30分,来华访问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到北京大学办公楼礼堂发表演讲,并接受了北大学子的提问。以古谈今 引用孔子哲言在演讲中,这位对中国唐代诗人李白有特殊偏爱的总统,多次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刚开始演讲,他就引用中国哲言“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来阐述中法合作的重要性和作用。纵论国际担忧强国...
    • 留学 小留学生国外寄宿一年30万?
      目前,国内留学生的低龄化趋势不容忽视。正在沪上举行的2006年国际寄宿中学留学交流会,由于有来自英语国家的60多所寄宿学校参展,吸引了大量孩子及家长。但展会上,多数参观者仍是以观望为主,因为其昂贵的学费实在是“吓煞人”。昂贵学费吓退工薪家长王姓夫妇是普通工薪族,孩子念初一,由于平时省吃俭用,略有节余...
    • 留学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韩启德为留学人员提出...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韩启德28日在此间举行的论坛上为中国留学生提出三点建议,认为他们应当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决策建言献策,为实现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同时参与民间外交,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欧美同学2006北京论坛在此间举行,韩启德在大会开幕上发表讲话。他指出,在当前这一重要历史机遇期,...
    • 留学 MBA巡展携270万美元奖学金访沪
      全球MBA巡展秋季展将于11月13日来到上海,这也是全球顶级商学院和中国学生最大规模的MBA招生见面活动。在这次全球MBA巡展上,参观者不仅能够见到沃顿、达登、芝加哥、哥伦比亚、墨尔本、中欧、长江、北大光华、北大国际(BiMBA)、清华、复旦等100家顶尖和知名的商学院,还可以参加与巡展会同步同地举...
    • 留学 英国的私立学校开始向中国扩张
      中国家长一直是海外私立学校争取的对象。在英国的私立学校,来自中国的学生占这些学校海外生源的五分之二。但现在情况正在发生改变,学校开始主动向学生靠拢。 此前,包括达利奇学院和哈洛学院在内的一些英国院校已经带头在中国建立分校。然而这些国际学校主要招收外籍学生。它们也招收一些来自香港的学生,但基本不招收大...
    • 留学 美驻沪领馆:赴美留学今年升温
      自“9·11”后有所下降的中国申请赴美留学人数,今年开始再次复苏。据美国驻上海总领馆新任领事处处长谢力介绍,今年夏天,美国驻上海总领馆受理的学生签证面谈人数比2005年同期增长40%,已经恢复并且超过了“9·11”之前的人数。另外,今年到目前为止的签证率为87%,上海总领馆总共发出F1学生签证867...
    • 留学 争取留学生 美将派出高级别教育代表团...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办公室日前透露,美国教育部长玛格丽特·斯佩林斯和美国国务院负责教育及文化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迪娜·哈比卜·鲍威尔将于11月10日至18日,率领一个由12位美国大学院校校长组成的高级别代表团出访日本、韩国和中国,以争取更多外国学生到美国留学。据解放日报报道,斯佩林斯率领的美国大学校长代表团...
    • 留学 武大20名本科新生 被选送新加坡留学
      武汉大学20名本科新生昨日与新加坡教育部签订协议,将于12月初赴新加坡留学。新方为其提供全额奖学金,学生毕业后在新加坡工作6年。 新加坡今年向我国提供345个本科生奖学金名额,接收我国高中毕业生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学习。教育部委托武大等15所高校,在今年入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进行选拔。 据...
    • 留学 法国88商学院获中国教育部认证
      88所法国高等商学院近日获中国教育部认证,这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无疑增加了留学院校的选择。据北京人才市场报报道,在办理法国签证的过程中,对申请人语言的要求比往年有所提高。申请法国签证虽然已经不要求学生出具500学时法语学习的证明,但要求申请人的法语水平至少达到中级以上,这个要求其实并不比“500学时...
    • 留学 从9日起调整大学免费政策 去德国留学...
      记者上周从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了解到,截至1月9日统计,目前德国的13个州中,有5个表示开始收取一定数额的学费。谈到收费的原因,一是由于德国财政一直给教育高额补贴,随着欧盟以及非欧盟国际学生的不断流入,德国政府的财政经济压力逐渐加大。另外,对于非欧盟学生收费的政策,有失德国教育的声誉,所以决定对所有学...
    • 留学 近百所国外高校南京抢生源
      24日,经教育部批准,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的“中国国际教育展”在南京举办,该展此前已在北京、哈尔滨和上海三地进行了巡展。作为国内两个最大规模的国际教育巡展之一,展览云集了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香港、新西兰、新加坡、荷兰、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90余所院校及领事馆的相关负责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
    • 留学 教育部与悉尼大学推出文科类公派留学项...
      31日,悉尼大学中国留学生毕业典礼在上海大剧院举行,悉尼大学还与中国数家一流大学和国家机构签署了7项研究及教育合作协议。其中包括悉尼大学校长与教育部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签署的深化合作的协议。据记者了解,在于31日在沪签证的这一深化协议中,悉尼大学将扩大与教育部合作公派留学的学科类别,与以往学科类别的最...
    • 留学 专家揭秘“X+X”留学有猫腻
      “学生和家长一定要留意,出国留学选择‘X+X’的国际合作项目时千万要慎重,如果疏忽大意,就可能上当。尤其是打算选择国内民办高校开办的国际合作项目时,更需要擦亮眼睛,因为如果这些项目不是经过国家批准的项目,你的文凭根本就得不到教育部的认可。” 专家揭秘1 民办院校合作项目风险大最近这几年,北京地区的各...
    • 留学 美国中学联盟在沪面试 注重民族自豪感
      11月6日,美国70所私立中学联盟组织主席、路密斯·切非中学、塔夫特中学招办主任、校长来到复旦附中,选择优秀生去美国高中做一年交流生。历年交流生中不少被哈佛、耶鲁等美国一流大学录取,本次交流生选拔也格外引人注目。据新闻晚报报道,当天上午,美国的两所高中及高中联盟来到复旦附中,进行选拔交流生面试,并给...
    • 留学 规范中介市场 如何“各尽其责”
      “多了解、多比较,根据服务质量和诚信度来选择中介机构,”这是记者从各大中介公司得到的一致忠告。“不盲从”其实关系到大众消费理念的转变。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的王经理提到了“理性消费”这四个字。留学服务市场的盲从体现在人云亦云,人留学我留学的一窝蜂趋势上;房产中介的消费者则往往因为贪图小利而掉进某...
    • 留学 香港大学内地招生可能取消笔试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1月3日,香港大学首次在上海举办题为“今天看明天”的全球校友大会,港大校长徐立之在会议期间表示,明年港大在内地招生也将取消笔试,目前该校正在酝酿具体方案。据悉,今年全国有万余名考生申请港大,其中2521名学生通过笔试后进入面试考核,最后录取了320余名考生。“由于生源质量得到较...
    • 留学 06国际教育展:英国强势攻占深圳
      28日下午,深圳作为2006年中国国际教育展的最后一站,吸引了众多深圳市民的前来。其中相较于其他国家地区,英国院校军团对前来的家长及学生展开了最为猛烈的攻势,整个国际教育展俨然成为了一个英国教育展。英国院校占据半壁江山相对比于北京站与上海站,许多国家并没有选择来深圳,展会现场虽然仍然看到例如瑞士、荷...
    • 留学 2007新加坡、韩国、波兰具共同优势...
      费用低、签证易、发展前景好是新加坡、韩国、波兰等国留学的共同优势,这些国家留学市场的开放使得留学不再是昂贵的消费。新加坡无论是在文化方面还是生活习惯方面,都比较容易让中国留学生适应。据统计,新加坡各院校每年都会收到4000名左右的中国学生发出的申请。阮媛女士分析,新加坡不仅沿袭了英联邦的教育体制,还...
    • 留学 小留学生现象”愈演愈烈堪忧
      近几天,正在上海举行的2006年国际寄宿中学留学交流会空前火爆,60多所来自英语国家的寄宿学校聚集一堂,向中国孩子们展示通往未来的阳光大道。展厅里人头攒动,许多孩子和家长对此表示出浓厚兴趣。但多数人只能是观“洋”兴叹,昂贵的学费,给这条路设了一道钱少打不开的门。但无论怎样,国外学校依然是他们心目中的...
    • 留学 就业渐成留学冷热新风向标
      近日,笔者在走访部分留学服务机构时获悉,从今年年初至今,留学申请者咨询所呈现的特点是:学生和家长们越来越多地将“就业”作为留学的终极目标,而不再为留学而留学。此外,韩国和欧洲留学咨询申请热度上升比例超出澳、美、英等几个国家。韩国:更为理性化随着中国和韩国之间贸易以及文化的往来日趋频繁,赴韩留学显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