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_公务员-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13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首页 > 

公务员

 > 陕西

 > 2013年陕西省政府...

2013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

2013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1月27日在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陕西省代省长 娄勤俭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五次会议确定任务的完成情况和五年工作回顾

2012年,面对国内外形势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确定了稳为基础、进为目标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预调微调措施,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4451亿元,增长12.9%;财政总收入2800.1亿元,同口径增长18.6%,财政支出3326.9亿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763元,分别增长13.6%和14.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万元GDP能耗下降3.5%,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2.1%、1.5%、2.3%和1%。

(一)切实加大经济运行调节力度,全力促进工业持续增长。采取减免企业税费、财政专项资金扶持、收储大宗工业品、减半征收运输费和健全煤电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等措施保产促销稳市场,有效缓解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压力。煤炭在价格下降情况下产量增长18.5%,电力企业外送电量增长61.7%。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642亿元,增长16.6%,对促进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在狠抓投资的同时积极扩大消费,努力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充分发挥民生工程的引领作用和金融的支撑作用,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840亿元,增长28.1%,民间投资占43%。积极发挥“后世园”效应,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全省旅游接待量2.32亿人次、总收入1713亿元,分别增长26.1%和2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30.8亿元,增长16%。始终关注和严控物价总水平,去年6月物价涨幅在26个月之后首次回落到3%以内,全年物价上涨2.8%,较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

(三)精心组织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在困难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狠抓西洽会、农高会和港澳招商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策划实施了“央企进陕”、“民企进陕”等活动,全年引进内资3400亿元、外资29.36亿美元,分别增长20%和24.7%。三星电子闪存项目落户西安,刷新了外商在华单笔投资纪录。完善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的配套措施,新增小微企业2.5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7300亿元,支撑起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

(四)以标准化园区建设为引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使各地园区发展到1300多个、面积226万亩,占全省耕地的5.3%。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百强示范社提升行动,辐射带动了200万农户。积极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支持延安治沟造地10.6万亩。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总产1245万吨。肉蛋奶和蔬菜产量全面增长,苹果面积、产量、质量全国第一。

(五)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将财政科技拨款的60%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建立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启动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推广“延长模式”,鼓励科研机构、科技人员与实体经济结合。开展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成立了西北首家专业科技银行。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正式运营,沣东新城科技示范基地建设进展顺利,新增咸阳、榆林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全省专利授权量1.5万件,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300亿元。

(六)继续完善“一市一策”举措,着力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出台实施省市共建大西安、渭南东大门建设、韩城计划单列市试点等政策,继续狠抓重点示范镇建设,各个区域竞相发展,城乡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西安努力构建“五区一港两基地”发展格局,西咸新区建设顺利启动,咸阳主动融入大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积极推进。宝鸡加快打造“一中心、二示范、四基地”,铜川着力培养中药养生、旅游、文化等接续产业,渭南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延安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三年行动方案,榆林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神木成为我省第一个GDP跨进千亿元门槛的县,杨凌的现代农技推广和经营模式示范作用进一步增强。汉中、安康、商洛加快建设生态、秀美、富裕、安全的新陕南,经济增速连续四年高于全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完成投资106亿元,整体形象焕然一新。全省又有111万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城镇化率达到50.02%。

(七)加强节能减排和重点领域治理,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淘汰落后产能378.3万吨、印染纺织能力3570万米,大中城市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平均下降3.4%。城镇污水处理厂实现县城全覆盖,新增火电脱硝机组180万千瓦、水泥脱硝生产线20条。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开工项目187个、完工95个,关停污染企业19家,干流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分别下降15%和40%。西安在西部率先进行了PM2.5的监测和发布。全省造林绿化48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04平方公里。

(八)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2万人,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超过80%,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9万人。二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完成投资784.74亿元,新开工41.77万套,竣工31.08万套,成为县城和重点镇建设的最大亮点。三是积极推进陕南陕北避灾扶贫搬迁工程。2011年陕南投资108.5亿元,搬迁6.02万户;陕北投资32.2亿元,房屋主体完工1.78万户,4170户迁入新居。2012年陕南陕北分别开工8万户和1.7万户,完工5.3万户和7218户。四是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693万人,参保率98.1%,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了社保体系,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月均1888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达97%,住院报销、补助比例均超过70%,20种大病全部纳入新农合补助范围,职工住院报销比例超过81%。五是积极构建新型救助体系。城乡低保最低保障标准分别提高20元和180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最低标准分别提高1000元和700元。实施残疾人生活补贴和孤儿基本生活费发放制度,在全国率先提高城市“三无”人员生活补助。高龄老人生活保健津贴发放范围扩大到70岁,享受优待年龄下延到65岁,免费为65岁以上老人体检270万人次。在全国首家出台惠民殡葬救助和公益性公墓建设举措,25个县区进行了公益性公墓建设试点。六是教育投入得到切实保障。全年教育支出693亿元,占财政支出20.8%。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25所,幼儿园、学前班和特殊教育生均经费分别达到200元、1000元和1500元。按照高出国家基准定额300元的标准,统一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其中寄宿制学校又提高了200元。以每生每年400元的标准,为普通高中补助了公用经费。省属高校生均财政拨款提高到本科生1.2万元、高职生9000元。营养改善计划、蛋奶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等政策惠及277.9万人。七是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保障能力。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西北医科大学和全科医师培养基地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乡村医疗机构改革全部完成,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铺开,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销售全部实行零差率,药品价格下降24.6%。我省创造的成功经验,被誉为中国医改的陕西样本。八是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提高失独家庭扶助标准并发放一次性补助。进行农村育龄妇女免费体检447万人次,23.7万农村产妇免费住院分娩。九是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文化体系。免费开放50家博物馆,积极举办文化下乡和农村电影放映活动,为3610个行政村和社区配送了文化活动器材,全面完成25万户广播电视户户通和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任务。深入推进大遗址保护工作,秦陵遗址公园建成开放。省档案新馆和地方志馆竣工投用。体育惠民工程加快推进,我省体育健儿在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了2金2银的历史最好成绩。

(九)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不断增强发展内在活力。积极推进财税、金融、资源价格和农村各项改革。加大国有资源整合重组力度,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资产管理,相继组建了粮农、物流集团和延安石油天然气公司、榆林能源集团等一批大型国有骨干企业。实施国有企业对标考核,省国资委监管企业资产总额10820亿元,增长28%。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新36条”,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和国企改制,第二家大型民营投资公司和谐公司挂牌成立。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支持改制后的文化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66家非时政类报刊改革基本完成。

(十)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举措,明确机构编制和人员待遇,公开招聘了2000名高素质工作人员。健全政府维护群众利益主导机制,深入开展“三问三解”活动,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在全国率先完成工商、质监体制调整,理顺了盐业管理体制。加强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向省人大常委会提交地方性法规草案7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99件、政协提案657件,制定修订政府规章14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坚决维护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平安陕西建设不断深入。加强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组织公民代表走进省政府活动24期、800人次,开展大学生到省政府机关见习活动,办理回复网民留言1200多件,在43个省级单位推行部门预算公开,严格控制楼堂馆所建设和公费出国出境,继续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明显提升。

过去的一年,我省其他方面工作也取得了明显进步。国防动员能力不断提高,预备役部队营区条件显著改善,双拥活动深入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加快发展,对台经贸、文化、教育、科技合作有了新突破,侨务工作取得新成绩,宗教管理更加规范,民族团结不断加强。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任期已满,2012年的工作为我们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过去五年,我们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努力克服汶川地震和7·18暴雨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陕西的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进入了上升通道。

一是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新跨越。经济年均增长14.3%,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多,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目标,在全国的位次前移至第16位。2012年人均GDP达6110美元,是2007年的3倍,由全国平均水平的77.1%提高到9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是五年前的3.4倍和3.2倍,年均增长27.5%和25.8%。

二是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优势产业的支柱作用进一步增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不断加快,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油气当量突破6000万吨,稳居全国第一,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年均增长13.4%和16%,延长集团有望进入世界500强,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的企业从10家增加到19家,实现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5.1%。

三是一批事关全局、群众期盼的重大工程开工建设。实施了前所未有的陕南陕北避灾扶贫搬迁工程,20多万群众从环境恶劣地区搬到了远离灾害、交通方便、设施完备的新型社区,从根本上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前列,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得到明显缓解。全面实施以引汉济渭、渭河治理为标志的十大工程,掀起了水利建设新高潮。这些举措,使陕西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

四是发展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8万亿元,年均增长30%。新增铁路营运里程1265公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跨入国家“二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西安地铁二号线顺利通车,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4000公里,长期的瓶颈制约正在转化为竞争新优势。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实现,“气化陕西”一期工程全面完成,重点区域的保护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关中大地园林化、陕北高原大绿化、陕南山地森林化全面启动,三秦大地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

五是对外开放取得突破性进展。累计引进外资99.3亿美元,年均增长39%。引进内资1.1万亿元,实现进出口贸易581.3亿美元,分别较上一个五年增长165.5%和150%。成功举办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向海内外全面展示了陕西开发开放、绿色低碳的新形象。世界500强已有80家在陕设立130家企业或分支机构,我省一批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陕西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势头越来越强劲。

六是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在全国率先实施以财政中期预算为保障的民生八大工程,近两年又把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的80%用于民生,五年投入9255亿元,公共财政框架初步形成,公共产品体系日趋健全,保障特殊群体利益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4%和16.9%,在全国排名前移了8位和2位,为近20年最好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由4.07:1缩小到3.6:1,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省人民。

各位代表,事实充分说明,过去五年是全省人民向着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目标阔步前进的五年,是陕西经济实力大幅增强、发展基础不断巩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明显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驻陕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总结五年奋斗历程,我们的主要体会是: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牢固树立拐弯超车理念,以加快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按照“存量调结构腾空间、增量优结构扩空间”的原则,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必须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国家有要求的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群众有需求的千方百计设法解决,努力使公共服务水平与经济发展和群众的需求相适应。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以敢为人先的胆略和运筹得当的智慧,不断突破封闭僵化的思想桎梏,不断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必须时刻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敢于超越的锐气、自加压力的勇气、负重奋进的志气,促进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工作争先进位上台阶。必须努力维护团结协力、心齐气顺、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促进全省上下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能耗水平依然偏高,环境承载能力比较脆弱;市场主体不足不优,开放水平有待提高;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群众收入特别是农民收入偏低;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任务仍很艰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亟待加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奢侈浪费等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勤政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是长期任务。对此,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全面建设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的西部强省,是全省上下的中心任务。当前,世情、国情、省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建设西部强省既面临严峻挑战,又具有重大机遇。世界经济已由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国际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与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叠加交织。但更应该看到,世界各国采取的刺激政策已逐步发挥效应,新一轮技术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重大突破,我国仍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我省所有板块均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经济持续走在上升通道,厚积薄发的势能开始加速释放。我们要见微知著发现机遇,借势而为创造机遇,只争朝夕抢抓机遇,扎实工作,奋力赶超,确保不拉分、不拖腿、不掉队,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以更大的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如期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谋划启动“十三五”规划,进一步加快建设西部强省步伐。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三个翻一番”,城镇化率达到60%,科研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接近3%,森林覆盖率达到45%,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降低,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加快提升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完善交通、水利、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体系,加大区域协调发展力度,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通过大调整、大协作、大循环加快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全省经济持续走在上升通道,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显著增强。

——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科技创新、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加快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壮大优化人才队伍,促进经济增长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使陕西走在全国创新型区域前列。

——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全面实施文化强省“八大工程”,加强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文化体系,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艺精品创作,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陕西的人文魅力充分彰显。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加快提升三秦百姓幸福指数。以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为目标,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深入实施民生工程,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同步,进一步完善人人享有的城乡社会基本保障体系,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加快提升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施力度,科学规划城镇规模与布局,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发展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使全省城镇体系更加健全,新型农村基本形成,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农业人口有序转移转化,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新格局。

——加快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进一步加强秦岭、渭河、汉江、丹江等重点领域的保护与治理,实施八水润西安工程,强化城市大气污染监测防治工作,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让三秦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加快提升政府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政企、政资、政事和政社分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维护公平正义,不断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努力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上述目标任务,顺应了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盼,是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庄严使命。我们一定要恪尽职守,不负重托,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为之共同奋斗。我们坚信,3700万勤劳智慧的陕西人民一定会创造出无愧于历史的新业绩,一个小康、和谐、美丽的新陕西一定会呈现在世人面前!

三、2013年的主要工作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起步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年。我们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用改革的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以更大的力度改善民生,不断巩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5%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1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左右,其中,城市增长14%以上,农村增长15%以上,物价涨幅控制在4%以内,万元GDP能耗下降3.5%,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2%、2%、3%和4%。

(一)继续把稳增长摆在首要位置

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6万亿元,增长25%以上,重点支持基础设施、民生、农业、电力外送和优势产业项目。在建高速公路不低于1000公里,构建西安交通枢纽,续建新建西咸北环线、榆林至佳县等项目。加快建设西成客专、西合复线、蒙西至华中运煤通道等17条铁路,积极推进西安至铜川城际铁路、西安地铁和汉中、安康、延安机场建设。开工建设东庄水库。新增煤炭产能5000万吨、油气当量540万吨、电力装机192万千瓦。

以抓销售、稳生产、保增长为重点,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加强产销衔接,做好电煤价格并轨工作,确保生产要素安全稳定有序供应。积极开拓能源化工产品市场,加大重点产品的政策补贴和收储力度,扩大重卡、节能汽车等产品外销规模。实施“千亿百项”技改工程,落实重大技术装备生产企业申报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和创新金融产品,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左右。

(二)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消费增长

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同时,着力培育消费热点。增加财政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支出比重,多渠道增加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积极落实流通领域税收优惠政策和信贷刺激消费措施,严格执行带薪年休假制度。扶持文化、休闲、体育、健身消费,发展住房、汽车消费,培育网络和信用消费,完善建材企业与保障房、重点镇、移民搬迁等工程的对接机制。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精心办好西洽会、农高会、西部跨国采购会和各种消费促进活动。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

以改善消费环境为重点,健全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实施市场建设示范、陕西品牌推广和现代流通方式创新等重点工程,加速推进国家西部商贸物流中心和洛川苹果、眉县猕猴桃两个国家级批发市场建设,鼓励各市培植城市商业中心。认真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措施,引导房地产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全面实施放心粮油全覆盖工程,加快构建重点商品流通追溯体系,搞好农超对接和蔬菜进社区等工作,推广渭南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试点经验,确保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品质量安全和价格稳定。

(三)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大力发展新型化工和新能源产业,促进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十大园区”和“十大工程”建设步伐,积极开发利用煤层气和页岩气,重点推动神华陶氏项目和延长石油延安国家级陆相页岩气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陕北风电基地和太阳能光伏电站,积极推进分布式光伏产品省内应用,搞好汉江水电梯级开发和陕南小水电建设。

按照自主化、集成化、高端化的要求,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和航空产业基地。积极落实与中航、兵器、中电科技等央企的合作协议,围绕大飞机、重型汽车、新型石油钻井装备、永磁风力发电机组、智能电网设备、高档精密数控机床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发展省内配套产业,提升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实施百万辆汽车建设工程,推进百户典型示范企业转型升级。

促进“三星效应”持续发酵,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实施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基础软件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重点,抓好北斗应用西北中心、三大通信运营商数据中心、华为全球交换技术中心和爱立信全球服务中心西安分部等重大项目,发展云计算、物联网、感知矿山和智慧城市,壮大信息产业,带动其他产业。依托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和产业基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促进科研成果加速产业化,加快发展航空航天、新材料、生物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坚持保优汰劣原则,抓紧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加强各行业发展趋势研判,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着力提高有色、纺织、建筑、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支持各县建设好工业集中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从金融、财税和用地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搞好西安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积极建设重点物流园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壮大地方金融实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的融合,加快建设国家级曲江文化产业聚集区和西安数字出版基地、印刷产业包装基地,支持陕文投、广电网络、出版集团、华商传媒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开发精品旅游项目,争取增开西安至境内外重点城市的航线航班,加大旅游环境治理和市场营销力度,推动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

(四)切实加强“三农”工作

开拓思路,积极探索,统筹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600万亩以上,总产1200万吨以上,蔬菜总产1530万吨,水果总产1450万吨,其中苹果1050万吨,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20万吨、55万吨和205万吨。

以重点园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对15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实行分类管理,支持各地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通过立法逐步使园区土地成为永久性耕地,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园区开发,促进资金、土地、科技、人才向园区集聚,提高粮食生产、“菜篮子”工程和其他多种经营的综合效益。启动实施“职业农民塑造工程”,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推广“平利模式”、“大荔模式”,健全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进一步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实施灌区改造工程,建设基本农田50万亩,治沟造地1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0万亩。

科学规划镇乡村布局,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重点示范镇建设、撤乡并镇、小村并大村、空壳村整治、移民搬迁、鼓励农村居民进城落户结合起来,同步安排建设基础设施,强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功能,加快建设1000个新型农村示范社区,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在城镇化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中,要坚决避免复制传统农村现象。

坚决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多措并举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增加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切实保障农民的转移性收入。继续实施粮食高产创建、果业提质增效、畜牧收入倍增等农民增收系列工程,积极培育农产品加工和观光农业等二、三产业,在澄城、西乡等6个县开展促进农民创业试点,努力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鼓励农村土地向农业园区流转,引导农民进入园区就业,实现一份土地资源带来投资、工资两份收入的目标,不断开辟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新渠道。

(五)进一步加快城镇化步伐

继续按照“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思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发挥大西安的引领辐射作用,加快省市共建步伐,支持西安、咸阳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积极争取西咸新区设立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壮大关中城市群,在陕北、陕南培育新的区域性中心城市,鼓励神府和定靖地区、汉中盆地、商丹谷地以及韩城市加快发展,搞好宝鸡—蔡家坡、铜川—富平和彬长旬、月河川道等城乡统筹重点示范区建设,抓好43个重点县城,支持有条件的县设区设市,逐步扩大省内计划单列市范围。进一步抓好31个重点示范镇建设,启动30个文化旅游古镇建设,支持各地在试点之外发展特色鲜明的小城镇。

以舒适宜居、方便群众为目标,切实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入挖掘人文、山水特色,通盘考虑城市空间、产业、资源、环境、住宅和市政设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类公共服务。在管理的各个细节上狠下功夫,大力解决交通拥堵、市容不整和停车难等问题,深入开展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优化生态与人文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鼓励各市用好用活政策,狠抓“一市一策”举措的贯彻落实。支持延安上山建城和实施结构调整三年计划,力争列入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范围。支持宝鸡尽快完善副中心城市功能、渭南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铜川发展壮大接续产业、榆林提高产业高端化和生态建设水平、杨凌搞好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进一步加大对汉中、安康、商洛的支持力度,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经济和绿色产业,提升城镇承载能力,拓展循环发展空间。

(六)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狠抓节能减排不放松,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的综合治理。积极建设低碳示范省,强化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的节能,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全力打好渭河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攻坚战。加强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搞好燃煤电厂和重点非电行业脱硫脱硝,推行城镇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进一步做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建设43个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县。开展工业企业“退城入区行动”,在西安市主城区首先实施。继续加强关中和陕北城市的大气联防联控,开展重点城市细颗粒物的监测治理。

切实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进一步优化国土开发空间。加大水源地、森林、湿地和矿产开发区域生态恢复与保护力度,搞好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工作,实施秦岭北麓治理工程,启动昆明池水利工程项目,加强对煤炭采空区和塌陷区的综合整治。全面清理闲置土地,节约集约用地。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积极推广中水利用。继续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全年造林400万亩,绿化高速公路、国省道、铁路沿线3300公里,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500平方公里。

不断完善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为建设美丽陕西提供有力保障。加强新项目节能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健全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体系,继续完善生态补偿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加快建立节能减排倒逼机制,加速淘汰改造高能耗、高污染企业。

(七)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坚持将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的80%用于改善民生,持续推进重大民生工程。

按照扩面提标的要求,切实做好各项利民惠民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实现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无障碍转移接续,探索建立企业职工“五保合一”统一征缴机制,全面推进职工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扩大跨省就医结算范围。增强社保基金筹资能力,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并向建国初期参加工作的老职工和科技人员倾斜,将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00元。二是继续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续建保障性住房62万套,新开工33.7万套,并在住房分配、有序退出和社会化管理方面探索新路子。三是积极推进陕南陕北移民搬迁和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攻坚。坚持80%以上的集中安置率,提高上楼居民补助标准,完成陕南搬迁6万户、22.8万人,陕北搬迁1.6万户、6万人。全省实现90万贫困人口脱贫。四是积极创造条件解决特殊群体的利益问题。建立对国家有贡献和见义勇为人员褒奖制度,实行烈士子女生活补助,完善物价补贴联动机制。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增各类养老机构床位3万张,推广居家养老和社区老年餐桌服务。五是切实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继续实行农村育龄妇女免费体检和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进行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试点,开展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作,实施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医疗保障,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孤残流浪儿童救助和教育等问题。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小微企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支持家庭服务业和自主创业。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搞好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新增小额贷款65亿元,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进城落户和被征地农民等人员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35万人,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80%,转移农村劳动力650万人。

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合理配置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继续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年内实现行政村、城镇小区幼儿园全覆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下气力解决城区择校问题。鼓励高中教育办出特色,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继续支持国家“985”、“211”高校和省属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引导和支持民办高校健康发展。在国家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之外逐步推行地方试点,实现营养改善计划与蛋奶工程并轨运行。

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药卫生制度。强化基层、深化县级、探索市级,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全面完成乡到县、县到省的远程会诊项目,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全面启动县级综合医院终末期肾病医疗项目,解决好患者透析难问题。在市级以上医院推行药品“三统一”,探索建立与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对接的医药流通新体制。在4个市进行商业保险参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完善大病医疗保障制度。启动西北医科大学建设工作,力争年底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省医院等4所重点医院投入使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着力提高人口素质。

不断健全基本公共文化体系,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能力。认真落实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政策,积极申报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加强文化阵地设备配送和农家书屋管理使用工作,进一步搞好“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继续推进有线电视村村通、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大力扶持影视、戏剧、文学精品创作。加快建设省第二图书馆、考古博物馆、西咸新区广播电视发射塔等重点项目,完成市县两级图书馆、文化馆、剧院改扩建和重点镇综合文体中心建设任务。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工作,重点搞好对延安革命旧址群和汉长安城等大遗址的保护,积极推动帝王陵保护立法工作。积极推进丝绸之路联合申遗,加强以秦腔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成全省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加快改善基层体育基础设施,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

(八)继续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在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改革部署的基础上,结合我省实际在若干领域进行大胆探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强化对标考核工作,健全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法制、政策和市场环境,支持民间资本联合进入交通、水利、市政、教育、医疗等领域。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加快推进征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比例,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推进供销等行业的改革。加快建设西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完善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运行机制,抓好国家科技金融结合试点,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工作,积极组建科技工业集团,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加快推进财政改革,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目标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要求,提高县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建立乡镇政权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全面推进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巩固纺织、食品、森工行业职工收入增长成果,提高粮食行业职工收入水平,继续提高全省企业最低工资标准,逐步建立收入过低行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的长效机制和工资支付保障机制。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进一步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与我省优质资源嫁接融合,有针对性地赴欧美、日韩和长三角、珠三角招商引资,狠抓“央企进陕”、“民企进陕”和港澳招商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接产业转移。壮大外向型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果汁、重型载货车、石油钻采设备等传统优势出口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飞机及其零部件等新兴出口产业,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海外开展多种经济技术合作。全年引进外资36.7亿美元、内资4000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60亿美元,分别增长25%、20%和10%。

(九)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按照布局合理、功能互补、运行规范的要求,加快构建城乡社区服务网络。全面推进社区服务站建设,探索建立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继续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基层就业,完善从优秀村干部中招收乡镇公务员制度。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积极扶持社会力量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切实加强社会组织管理。重视研究城镇化对农村社会结构带来的新变化,以推行居住证为重点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认真做好流动人口、农村留守人口和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工作,努力使流动人口与居住地居民同享基本公共服务。

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制,突出抓好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和农资等重要生活生产用品的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推进餐饮企业动态量化管理制度全覆盖,切实抓好以学校食堂为重点的集中餐饮场所的安全。以安全生产、平安生活为目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分级监控机制,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狠抓校车和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从今年起每年建设3个市级、16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继续推进平安陕西创建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健全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妥善协调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及时回应民声民意,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积极推进“六五”普法,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和侨务政策,加快改善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加强与海外侨胞的联谊。要通过各级政府卓有成效的工作,切实维护和保障各界群众的合法权益,全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十)努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完善政府领导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制度。坚持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增强各级政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必经程序,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加强行政立法工作,定期清理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严格规范执法行为,不得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坚决防止在工程建设、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

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扎实开展第六批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工作,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减少层次,简政放权,提高效率,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

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减少会议和文件、简报,严格控制庆典、论坛等活动,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行政问责、审计监督和效能监察,突出整治行政机关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投标行为,推进公车改革,加强商业预付卡管理、“小金库”清理和公务卡结算工作,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认真贯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除个别特殊单位外,今年省级机关、人民团体、直属事业单位全部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支出,去年已公开部门预算的同步公开部门决算。继续坚持人民网留言办理、公民代表走进省政府和大学生见习制度,进一步办好政务微博,不断畅通联系群众的渠道。

各位代表,驻陕部队和武警官兵为陕西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一如既往地支持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健全国防动员体系,搞好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切实做好军转干部和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工作,完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把双拥共建活动提高到新水平,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各位代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鼓舞人心,“三强一富一美”的奋斗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为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而努力奋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地方 80岁院士退休遭拒 中国林业大学:还...
      >>声音:他们说你怎么能退休呢,你是我们学校的旗帜,还要靠你说话呢!中国林业大学的院士沈国舫“最近有点烦”,已经年满80岁的他今年11月向学校表达了退休的意思,没想到学校不肯放人,而理由居然是“学校还要靠你说话”。>>纵横点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
    • 地方 两部委将办国企2014届高校毕业生网...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办公厅、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举办国有大中型企业2014届高校毕业生网上双选月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决定于2013年11月20日-12月20日联合举办“国有大中型企业2014届高校毕业生网上双选月”活动。通知要求,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
    • 地方 南大一教授宣布退出院士评选 举报同事...
      10月21日,中国科学院调查组离开一周后,王牧在博客上公开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博文。这位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候选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在博客中公开发布了一个令外界错愕的消息:他主动申请退出2013年院士评选,停下了向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冲刺的脚步。“我申请退出2013年院士增
    • 地方 教育部五措施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
      中国将力争用3至5年时间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的制度化、常态化,率先实现县域内教师校长资源均衡配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作为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教育部19日表示,将加快研究制定和出台《关
    • 地方 教育部:出台文理不分科方案“时间不会...
      导读:“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近日发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关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内容引发热议,在昨天举行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表示,出台文理不分科的方案,“相信时间不会太长”。观点北京征求意
    • 地方 北京市教委:小学一二年级将不再开设英...
      19日,北京市教委召开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座谈会。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透露,小学一、二年级将不再开设英语类的相关课程。与会的区县教委主任和中小学校长表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求,既有指导性又有可操作性,体现了党中央深化改革的决心,增强了基层推进改革的信心
    • 地方 江苏2014年高考报名工作即将开始
      江苏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即将开始。报名时间为2013年11月1日起,至11月4日24时止;确认时间为11月1日起,至11月7日17时止,逾期不得补报。各类考生报名的具体要求:1.应届毕业生原则上须遵循“高考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在同一属地报名考试的原则”,由中学组织集体网上报名,报名时
    • 地方 国考140.4万人报名 江苏最热九成...
      10月24日傍晚6点,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正式关闭了报名通道。2013年1.9万个“金饭碗”,报上名的有140.4万人。江苏招录594人,目前报上名的已经有3.3万人。人数比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再加上少招了1000多人,因此2013年的公考比去年要“烫手”。其中,国家民委一个招两人的岗位,1438
    • 地方 南京大学“退选院士”激起轩然大波
      南京大学教授王牧21日发博客声明退出今年院士增选,并实名举报同事闻海虎教授论文涉嫌造假。此事曝光后,迅速引起网友关注,短短时间已有近8万次的点击量。记者昨日第一时间联系相关当事人,闻海虎和南大校方目前均已作出正面回应,而中科院科学传播局新闻联络处的工作人员则表示,“事件尚在调查之中”。“我申请退出2
    • 地方 江苏成考开考23万余人报考 首创用考...
      江苏省2013年成人高考将于双休日进行,全省共有232197名考生报名参加成人高考。此次成人高考首次试行手持式考务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集指纹验证、身份验证和语言提示等功能为一体,可现场完成考生身份自动验证。在国家级考试中使用考务终端设备,江苏此举全国首创。全省共设64个考区,183个考点学校、753
    • 地方 专家批英语教育离课程标准太远 太功利
      近日来,北京市和江苏省分别推出高考征求意见稿,北京市将2016年高考英语分值降为100分,语文分值提高为180分,而江苏省拟对英语采取等级制的方式。两个消息相继出台,立即引起了热议。日前,郑州市教育界的专家认为,虽然这些改革没有涉及河南省,但已经释放出改革的信号。信息我省高考各科分值没有变化近日,北
    • 地方 常州大学8名"90后"学生一发明荣获...
      日前获悉,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晓,常州大学8名“90后”学生发明的火箭导弹推进剂生产工艺和装置荣获特等奖。这是在常高校首次问鼎此类竞赛全国最高奖项。常州大学特等奖项目为“固体推进剂硝基胍的连续安全生产工艺”。由该校张跃、辜顺林、严生虎、刘荣、刘建武等老师指导,何兆斌、王莉、黄亚飞、冯兴洋
    • 地方 专家称父教普遍缺失易致女孩恋父男孩女...
      《三字经》中说:养不教,父之过。近期,一档明星亲子生存体验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节目中,平时镁光灯下的“星爸”们和自己孩子的相处情景被接近原生态地搬上荧屏。当明星们褪去平日里的光鲜威风而回归到普通父亲的角色时,不时表现出的困惑无奈、手足无措或是真情流露,触动了社会敏感的神经。许多人陷入深思:
    • 地方 复旦教授:“鲜肺6天变黑”是自己吓自...
      “雾霾可使鲜肺6天变黑肺,一旦形成无法逆转”,近日,一条号称是复旦大学的实验结论引起网站、微博大量转发和议论。昨日,复旦大学该研究项目负责人宋伟民教授澄清此事,对相关实验过程给予详细解答,并希望相关媒体正确解读、科学理解这一研究结果,不要夸大其辞。□教授说法网传系误读黑肺说法夸大其辞昨日,记者从复旦
    • 地方 南京青少年人口数远低于全国比例
      日前,南京市人口计生委发布“南京人口素质”报告。数据显示,南京14岁以下人口仅占9.5%,远低于全国比例16.6%。据介绍,该报告选取省内苏州和无锡,长三角地区的上海、杭州、宁波,珠三角地区的广州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北京,进行横向比较。按现行统计口径计算,从身体素质、劳动者技能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三个维
    • 地方 刘延东:让每个孩子享有更多更公平的教...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18日在芝加哥中美高水平大学校长圆桌会上发表主旨讲话,表示实现中国梦,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中国坚持把科教兴国作为国家战略,已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新部署,我们将抓住机遇,推动高等教育加快改革步伐,实现内涵发展
    • 地方 江苏成人高考:医学类考生考试要查指纹
      江苏省2013年成人高考将于10月26、27日进行,全省共有232197名考生报名参加成人高考。据悉,为杜绝替考等作弊行为,江苏省将在医学类考生中试用手持式考务终端设备。据介绍,成人高考考试时间高中起点本、专科为每天上午9:00-11:00,下午14:30-16:30;专升本每天上午9:00-11:
    • 地方 常州:8位大学生获科技作品特等奖 转...
      24日,据悉,常州大学8位大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外时间发明了更适合生产硝基胍的微通道反应器,并设计了相应的工艺路线,该项目荣获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特等奖。目前,常州大学已经为该项目申请了两项国家专利,并与当地一家化工企业达成了技术转让协议,转让费达1000万元。硝基胍是
    • 地方 南京一小学实行弹性放学制 家长叫好
      昨日17:40,南京琅琊路小学三年级小男孩赵涵牵着爸爸的手离开校园。小家伙蹦蹦跳跳地告诉爸爸,明天还要留在学校,不去“小饭桌”了。当天,是琅琊路小学实施“弹性放学”的首日。从本周开始,南京一批小学试点“弹性放学”,每所学校有百余名孩子获许延迟离校。据了解,南京已经准备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实施“弹性放学”
    • 地方 南京:300多所小学将全部实行“弹性...
      这几天,江苏南京不少小学发生了两件新鲜事儿:一是每到下午放学时间,校门口接孩子的家长比以往少了一大半;二是明明已经到了放学点儿,学校里还有不少学生在老师的陪同下或看课外书,或玩耍。而事实上,这正是南京探索实施小学“弹性离校”的缩影。记者24日从南京市教育局获悉,继游府西街小学、小营小学等5所学校试点
    • 地方 国内首所中外联合研究生院在苏州成立
      10月24日,“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暨联合研究院”在苏州正式成立。该研究生院系2012年3月27日经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国内首所研究生培养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同时该研究生院的成立,也成为澳大利亚高校与中国高校联合建立研究生院的“破冰之旅”。据悉,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暨
    • 地方 世界名企校园招聘经典常见面试问题集锦
      中国教育在线讯2014校园招聘不乏优秀品牌企业参加,为此,大学生在求职面试前,增加自己的含金量是非常重要的,了解常见面试题目,摸清考官心理,才能让面试回答更符合招聘人才标准,下面,中国教育在线就业频道汇总世界各大知名企业公司常见的校园招聘面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推荐阅读:2014高考志愿填报选专
    • 地方 南京出台新规确保孩子体质健康
      班主任扮成英国女王,“法国队”运动员骑着山地车入场,“瑞士队”方阵里飞出烟花和糖果……昨天,南京市莲花实验学校举行校运会,老师、家长一起上阵,22个班级分别代表不同国家和地区参赛队伍,模拟2014年南京青奥会。据悉,南京市刚刚出台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明确规定学校要
    • 地方 南航图书馆座位被曝可花钱包月 校方称...
      近日,关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座位80元一个月,1000元一个学期”的传闻闹得沸沸扬扬。23日下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方回应称,传闻不实。22日,有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故宫校区图书馆占座一个月80元,一个学期1000元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知情者表示,到底是谁卖座位的就不知道了,但这事儿去图书馆的
    • 地方 北京市教委:经济学进高中拟全市推广
      创立学生公司、雇用同学做“员工”、撰写经济学研究课题报告……这些看似遥远的经济研究内容及实践已经在中学生中悄然开始试点。近日,北京市教委表示,经济学教材有望进入高中,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很多参与学习的老师和学生都表示,这样的课程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身边的经济,学会理性地分析事物。□官方发布经济学教材
    • 地方 江苏省高考酝酿改革 “4+1”方案纳...
      近日,北京高考方案调整引发了社会关注。目前,江苏省高考改革方案正在筹备,民盟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用近4个月的时间调研了100多位一线教师后,对江苏省高考改革方案提出了“4+1”建议。据悉,江苏省高考方案目前采用的是“08方案”,把语文、数学、外语列为统考科目,总分480分,即高考总分。另外两门科目
    • 地方 扬州一小学教师体罚学生致其肋骨骨折被...
      江苏省扬州市汶河小学美术教师彭某在教学过程中体罚该校学生董某,后导致该生肋骨骨折、气胸。10月24日上午,扬州市广陵区教育局对外通报,暂停教师彭某的一切工作,做出停职处理。据知情人士透露,10月16日下午,扬州市汶河小学五(1)班美术课上,老师彭某发现学生董旭晖在拍打滚到其座位下面画画用的乒乓球,老
    • 地方 北京明年高考六类考生可加20分
      昨天,北京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正式发布。明年本市高考加分将实行“瘦身”新政,不仅减少了加分项目,也减少了加分分值。烈士子女加20分投档明年高考照顾对象可享受加20分、加10分、加5分、达到投档线优先录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等不同程度的录取优惠。能够加20分投档的考生共六类,分别为:获省级优秀学生称
    • 地方 人大“体测不及格不给毕业证”传言引发...
      几日前,一则“体测不及格不给毕业证”的消息着实引起了不少人民大学准毕业生的恐慌,“我实在预料不到我居然会因为体育不及格毕不了业!”往年只在大一和大二进行的体质健康测试,今年大三、大四的学生也要参与,但对于这些忙于考研、找工作且缺乏锻炼的高年级学生而言,这如同“一劫”。对此,校方体育部称目前“不大可能
    • 地方 国考报名人数已达72万 江苏无人报考...
      “报名时间已经进入倒计时,我还没选好岗位怎么办?”今天是2014年度国考网上报名的第七天,截至下午4点,审核通过人数突破72万人大关,而去年同期数字约50万,通过数字对比,可见今年国考报名火爆程度。江苏报名情况如何?据了解,截至目前,南京海关的职位“拔得头筹”,成为2014国考江苏报名人数最多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