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捕捞、污染、基建占用……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空间正被不断挤压。根据13日发布的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虽然近年来我国湿地保护面积有所增加,但威胁湿地的因素更值得我们警惕。
“地球之肾”正在衰竭退化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中的一组数据须引起高度关注:近10年间,全国湿地面积同口径下减少了339.63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减少337.62万公顷。此外,河流、湖泊湿地沼泽化,河流湿地转为人工库塘等情况也很突出。
“虽然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但从总体看,面积在减少、功能在退化。”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研究员崔丽娟指出,近年来中国湿地保护力度逐渐加强,退化速度有所减缓,但湿地生态状况依然不容乐观。
"地球之肾"面临消失的说法不是危言耸听。”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院长雷光春指出,湿地消失有两种表现,一是围垦之后湿地直接消失,二是湿地污染。湿地最大的功能是净化水质、降解污染,但污染一旦超过生态承载力,湿地就变成水下荒漠,对生态系统是毁灭性的打击。
由于污染、围垦等原因,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减退。仅从湿地鸟类资源变化情况看,两次调查记录到的鸟类种类呈现减少趋势,超过一半的鸟类种群数量明显减少。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功能下降?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指出,除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占用和改变湿地用途是主要原因。
“我国湿地资源面临的威胁呈增长态势。”张永利表示,威胁湿地生态状况的主要因子,已从十年前的污染、围垦和非法狩猎三大因子,转变为现在的污染、围垦、基建占用、过度捕捞和采集、外来物种入侵五大因子。
围垦和基建占用成最大威胁
调查显示,近10年间,我国受基建占用威胁的湿地面积增长了近10倍。照此速度,今天的湿地很可能成为未来的荒原。
“围垦和基建占用是导致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两个最关键因素,而且受影响的湿地范围占有较大比重。”张永利指出,围垦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大江大河的两侧以及湖泊的周边地区,基建占用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沿海地区累计丧失和被严重破坏的滨海湿地近220万公顷,约占滨海湿地面积的50%。
“由于为经济增长而释放的短视利益驱动,湿地不断受到侵占和破坏。黄海、东海、渤海每年滨海湿地退化速度相当快,一些传统上的海边盐田湿地几乎都消失了。”雷光春说。
崔丽娟指出,当前各地都认识到了应该保护湿地,但真正怎么保护还需要商榷。特别要警惕名义上是在恢复和保护湿地,而实际上是在侵占和破坏湿地的现象,如,过度开发搞旅游甚至房地产。
去年5月施行的《湿地保护管理规定
“应该根据各个湿地不同的生态承载力进行分类,有的湿地要不惜代价地进行绝对保护,有的可以适当允许人类活动,但不论如何都应该有个生态容量的控制。”崔丽娟表示。
保卫湿地需完善法律健全机制
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近10年来,全国湿地保护面积增加了525.94万公顷,湿地保护率由30.49%提高到43.51%。
但调查结果还显示,全国湿地保护的空缺依然较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湿地候鸟迁飞路线、重要江河源头、生态脆弱区和敏感区等范围内的重要湿地,还未全部纳入保护体系之中。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湿地保护率仅为51.52%,国家重要湿地保护率仅为66.52%。
专家普遍表示,要建立健全湿地生态补偿机制。雷光春说,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是很重要的公平发展机制。要建立一种可以评估、可以检验生态效果的机制,以促进社会对湿地保护的支持和认可,让周边老百姓在湿地保护中受益,这样才能把湿地保护带到合理正常的轨道上来。
张永利指出,从管理角度看,国家还未出台湿地保护条例,湿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科技支撑十分薄弱,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湿地保护面对最大的瓶颈是法律不健全,现在湿地在国土资源里被界定为未利用地,这个问题不解决,各级政府会认为围垦是理所当然的。”雷光春说,要尽快制定出台湿地保护条例,明确湿地保护职责权限、管理程序和行为准则,对破坏湿地行为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