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_公务员-查字典教育资讯网
 
2006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首页 > 

公务员

 > 安徽

 > 2006年安徽省政府...

2006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2月23日在安徽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省长王金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5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中共安徽省委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的总体要求,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圆满完成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全省生产总值5375.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的预期目标。

——巩固宏观调控成果,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促进工业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3.5亿元,增长22.7%,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57.9,创历年最好水平,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10户。进一步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全部免除农业税,农民人均政策性受益70多元,粮食产量2605万吨,保持常年偏好水平。消费市场稳中趋旺,旅游、住房、汽车等消费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5亿元,增长13.3%。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4%,涨幅回落3.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656.4亿元,增长26.1%,其中地方收入333.8亿元,增长2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7%。14个市经济增长超过10%,10个市财政收入增幅超过20%,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协调性明显改善。

——推进“861”行动计划,发展基础持续增强。发挥项目带动作用,产业基地和重点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马钢500万吨薄板带、奇瑞发动机及变速箱、江汽客车和运动型多功能车、煤化盐化一体化等加工制造业项目扎实推进,丰原燃料乙醇、铜陵有色冶炼改造等项目竣工投产。全年新开工电厂项目5个,在建装机规模930万千瓦。六武、安景、合淮阜等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合宁、合武、铜九铁路建设进展顺利,庐铜、芜马、蚌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基本建成。“生态安徽”、“数字安徽”、“信用安徽”建设取得新成效。在“861”行动计划带动下,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21亿元,增长31.7%。

——深化改革开放,东向发展开局良好。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深入开展,省直党政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工作基本完成。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新增私营企业1.7万户。地方金融改革取得突破,徽商银行、省信用担保集团挂牌运营,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农村合作银行组建进展顺利。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工作新机制,启动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全面实施东向发展战略,与东部地区多层次合作深入推进,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6.9亿美元,增长2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6.9亿美元,增长26%;利用省外资金801亿元,增长52.2%;外贸进出口总额91.2亿美元,增长26.4%,其中出口51.9亿美元,增长31.8%。

——维护群众利益,和谐安徽建设扎实开展。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政策,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2.4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全省参加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的人数分别达347万、387万和360万,9个市实现养老保险市级统筹,城市低保人均月补差标准由56元提高到68元,92.5万农村困难群众享受到每年130元的生活救助。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工资清欠任务基本完成。加快“整村推进”扶贫开发,50万人实现脱贫。“平安安徽”创建活动全面展开,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健全,信访形势明显好转,安全生产形势相对稳定。特别是面对13号台风带来的严重灾害,我们把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妥善安置受灾妇女,《实抓好灾后重建,全面开展对口支援,保障了受灾地区生产生活安定,生产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企业自主创新步伐快,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启动建设。“两基”目标全面实现,改造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70万平方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7.3%。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50个医疗救治体系项目基本建成,新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0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扩大到16个县(市)。在全运会上夺得7金5银,实现“十运回升’’目标。省文化博物目S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开工建设,省出版集团挂牌成立,安庆跻身全国历史文化名城行列。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艺精神,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0。开展绿色GDP试点,完成第一次经济普查。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进一步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权益得到保障。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I作取得新进展,国土、气象、地震、档案、文物、地方志、文史参事工作迈出新步伐。

——转变政府职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依法行政纲要,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2件,制定规章11件。颁布实施安徽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21个专项预案。成立省政府经济技术顾问委员会,完善重大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人民群众监督,办理人大议案3件、代表建议482件,政协委员提案585件。加强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反腐倡廉深入推进,政风建设取得新成效。刚刚过去的一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五年来,我们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妥善应对各种挑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成就。这五年,是我省经济增长逐年加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全省生产总值连跨三个千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0.6%;财政收入五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7.7%。这五年,是结构调整成效突出、经济素质明显提高的五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5.6:36.4:38变为17.9:41.6:40.5,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由33%提高到,44%,城镇化水平由28%提高到35.5%。这五年,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的五年,大江大河治理、城乡基础设施和产业基地建设取得突破,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工程和项目相继建成,累计固定资产投资8010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2倍。这五年,是改革开放进程加快、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五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农村税费改革和粮食直补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财税、金融、投资、行政管理等各项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累计利用外资53.7亿美元、进出口总额300.7亿美元,经济外向度由9.5%提高到13.9%。这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五年,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社会事业投入明显加大,城镇新增就业200万人,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长期困扰县乡的欠发工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6%和6.4%,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些成就,标志着我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五年的发展令人振奋,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崛起之路。工作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中央精神和安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改革和开放更好地结合起来,以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必须坚持加大投入,多做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强化发展支撑,增添发展后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调动和激发全省人民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坚持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各位代表!“十五”的发展,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谱写了崭新一页,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安徽奋力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安徽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驻皖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安徽现代化建设的中央各部门、兄弟省市区和海内外友好人士,向在我省创业的境内外投资者、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望有不少差距,经济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新的增长点不多,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动力有待增强。资源、环境制约日益明显,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解决“三农”问题任务艰巨。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足,创新创业环境亟待改善。城市化水平偏低,县域经济发展滞后,区域发展很不平衡。就业压力较大,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政府职能转变尚不适应经济社会转型要求,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十一五”发展战略任务

“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纵观全局,未来五年我省面临十分难得的战略机遇,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内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全面实施,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有利于我省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经过多年的建设和积累,安徽已跨上持续较快发展的平台,到了应该也能够加快崛起的时候。在这样一个重要阶段,抓住机遇,我们就能迈出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步;错失良机,就会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陷入被动。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动员全社会力量,凝聚各方面智慧,乘势而上,奋力崛起,全面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这是我们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全省人民的强烈愿望。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为主题,大力实施工业强省、东向发展、创新推动、中心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全民创业行动”,提升“861”行动计划,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改善人民生活,建设和谐安徽,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综合考虑未来我省发展面临的趋势和条件,“十一五”时期,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10年超过1万亿元,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半以上,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为安徽崛起打下决定性的基础,确保2020年以前,我省人均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经济社会发展居全国中上游行列,提前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突出工业强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工业发展不足,工业化水平较低,是我省发展的突出矛盾。必须牢固确立工业强省意识,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强化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规模化和集群式发展,构筑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和化工等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能源产业,推进“皖电东送”工程,建成两淮能源基地。壮大材料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精品钢铁基地、有色金属基地、新型建材基地。振兴轻纺工业,在食品、纺织服装等行业形成一批优势品牌。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生物质能源、生物医药、现代中药、纳米技术、集成电路、软件和终端产品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坚持扶优扶强,推动企业战略性重组,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积极发展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旅游强省,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壮大服务业支柱产业,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二)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多予少取放活”,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全面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畜牧水产业比重,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任务,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和农村信息化水平,健全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体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三农”社会化服务新体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和市场建设,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业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加强乡村建设的规划和引导,加快路网、供电、通讯、给排水、沼气、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三)推进东向发展,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分享区域合作和国际分工利益,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加速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推-进体制接轨,在行政审批、投资创业等方面,实行更加务实灵活的政策,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合作机制。拓宽东向通道,形成与长江三角洲一体化的快速交通网和信息共享平台。加快市场融合,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承接产业转移,把我省建成长江三角洲加工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政策引导,支持沿江、毗邻苏浙等有条地区率先融入、率先突破。同时,继续扩大与其它地区的交流和合作。

着力提高经济外向度。坚持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并重,把招商引资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更好地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利用外资步伐,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力争在引进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上取得新突破。办好各类开发园区,推进国家级开发区扩充和省级开发区升级,提高产业整体承接水平。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力争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新兴出口加工区。重视做好进口工作。促进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四)壮大中心城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着力改变我省中心城市规模偏小、实力偏弱的状况,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带动全省经济加快发展。

加快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建设。提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以建设滨湖型现代化大城市为方向,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合肥首位度,构筑省会经济圈。以发展重化工业、建设产业密集带为重点,推动沿江城市联动发展和跨江发展,构建以“马芜铜宜”为重点的沿江城市群。以“两淮一蚌”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煤电化、农产品加工业、生物质能源和材料产业,推动皖北地区加快发展。以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强化黄山旅游中心城市功能,壮大旅游支柱产业,提升皖南地区开发开放水平。加大对大别山区和江淮分水岭地区的扶持力度,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振兴县域经济。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县城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完善县级管理体制,赋予县级更多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有条件的县(市)实行省直管县试点。建设一批经济强县,力争有的县进入全国百强行列。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五)建设创新型安徽,形成加快发展新优势

推动跨越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双轮驱动”,为奋力崛起注入强劲动力。

把加快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中心环节。高度重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汽车、生物工程、煤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取得突破。整合科技资源,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加强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和服务平台建设,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和技术市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带动全省整体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富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形成崇尚科学、尊重创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风尚。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改革,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加快企业股份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督和管理体系。开展“全民创业行动”,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支持金融机构改革,做大做强地方金融,逐步形成各类金融机构竞相发展、融资渠道较为通畅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各类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基本建成“信用安徽”框架体系。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加大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抓好循环经济型企业、园区、城市和农村试点,推进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强化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倡导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加快“生态安徽”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加大淮河、巢湖流域污染治理力度,改善长江流域环境质量。加强水源保护,保障饮水安全。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建设和保护。坚持有限开发、有序开发和有偿开发,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国土资源。

(七)强化基础设施,构筑安徽崛起的坚实平台

在近年来高强度投入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再建设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工程,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化、现代化和一体化水平,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构筑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形成高等级公路骨架网,加强公路连接线及农村公路建设,提高通达深度。推进干线铁路建设,提升在全国路网格局中的地位。建设合肥新机场,改造黄山机场。加强长江、淮河等干支流航道整治,合理开发岸线资源。“十一五”期间,力争新建铁路1000公里以上、高速公路20C旧公里,改造和新建农村公路6万公里,增加港口吞吐能力1.3亿吨,实现干线铁路通达省辖市、高速公路通达县域、’油路或水泥路通达行政村的目标。

加强水利支撑体系建设。统筹防洪抗旱减灾和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加快防洪保安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完成国家确定的治淮骨干工程,实施行蓄洪区调整与改造、堤防达标及河道整治、重点平原洼地排涝等治淮新三项。加强长江干流及重要支流整治,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开展重点小型水库加固改造。实施淮水北调,抓紧引江济淮前期工作。

建立“数字安徽”框架体系。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信息平台,以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产业信息化为重点,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加速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八)加强社会建设,构建和谐安徽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完善对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促进多种形式就业。健全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养老保险省级统筹,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完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程度,加快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实施高等教育“双百工程”,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保护文化遗产,提高安徽地方文化影响力和文化产品竞争力,建设文化强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完善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能力,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改进信访工作,推进和谐社区和村镇建设,积极创建“平安安徽”。加强政风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开展“五五”普法,推进依法治省。增强全民国防意识,提高国防动员能力,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三、2006年重点工作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财政收入略快于经济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额增长15%,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利用省外资金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城镇新增就业4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o以内。

为此,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把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摆在突出位置,促进汽车、家电、化工等产业发展,支持生物质能源开发。加快亿吨级煤炭基地建设,推进煤化工和煤层气开发。关注钢铁、水泥、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市场变化,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推动企业联合重组,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实施中小企业促进工程,加快发展一批产业集群。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抓好生产要素供需衔接,化解企业资金紧张矛盾,促进亏损企业扭亏增盈,提高经济运行效益。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加大“两山一湖”旅游境外营销力度,启动环巢湖旅游开发,推进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促进全省旅游业联动发展。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培育一批省级重点流通企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养老、物业管理等生活服务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抓好国家和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培育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园区和城市。开展节约型城市、机关、企业、社区和绿色学校创建活动,加快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节能改造,推进工业废物综合利用和废旧资源回收利用,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建立对各地区、各行业节能降耗的统计发布制度。

(二)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推进小麦高产攻关和超级稻示范项目,重点抓好30个左右优质粮食示范大县。加快畜禽水产良种项目和养殖小区建设,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深化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实施“121”强龙工程,培育壮大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扩大农产品出口,实施农产品进超市工程,培育和创建一批名牌农产品。推进农村商品流通改革和市场建设试点,引导流通网点向农村延伸。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抓好9个部级示范项目和50个省级示范点建设。加强技能培训,促进供需衔接,扩大有组织的劳务输出。继续深化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扩大消化县乡债务试点。推进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危房改造和远程教育工程,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做好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两免一补”工作,启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扩大新型农村合作疗试点。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开展村村通油路建设,完善农村电网,推进改水改厕,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和秸杆气化,开工1.5万公里、建成1万公里农村公路,新增农村沼气用户15万户,解决15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开展村镇整治,启动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编制全省村镇建设规划。

(三)加快推进改革开放

全面开展“全民创业行动”,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制定促进全民创业的具体措施,降低创业门槛,发掘创业资源,完善服务体系,壮大创业者队伍,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推动发展,以创业促进和谐,努力形成创业光荣、发展有责的社会氛围。加大国有企业改革力度,以省属大为重点,以产权改革为核心,积极引进境内外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完成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任务。深化省直党政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改革,分类实施事业单位改革,规范发展各类中介组织。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税收征管,继续实施县乡财政振兴工程。加快地方金融改革发展,完善担保等融资服务体系,增加有效信贷投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信用监督和服务体系,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以加速融入长江三角洲为主攻方向,以招商引资为主要抓手,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强化引资主体,充分调动企业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在省属大企业、开发园区、县域利用外资上务求取得突破。加大基础设施、旅游、农业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外银行、证券、保险、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项目。重视引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加工制造业项目和研发机构,力争更多的战略投资者进驻我省。大力推行小分队招商、定点招商、委托招商和专业招商。落实利用外资“一把手”负责制和目标考核责任制,提高项目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精心办好国际徽商大会等重大招商活动。努力保持进出口贸易较快增长,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抓好出口产品基地和重点出口项目建设,做好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重要原材料进口工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进行资源开发,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和营销网络。

(四)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

提升“861”行动计划,完成项目投资1200亿元以上,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0亿元。加快加工制造业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丰原60万吨玉米深加工、马钢车轮扩建、林纸一体化、无为焦化等项目,建成安庆石化“油改煤”、奇瑞轿车三厂、铜陵有色高精度铜板带等项目。抓好能源基地建设,确保芜湖电厂、宣城电厂、凤台电厂、500千伏东西输电通道、潘北煤矿、青东煤矿等开工,建成阜阳电厂、马鞍山二电厂二期、刘庄煤矿一期、顾桥煤矿、涡北煤矿等项目。积极推进交通、水利等项目,争取开工建设沿江城际铁路、合蚌铁路提速改造、阜六铁路、宿淮铁路、芜申运河等项目,建成明光一来安、阜阳一亳州高速公路等项目,全面开展淮北大堤加固、涡河治理、沙颍河治理和白莲崖水库工程建设。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分工负责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拓宽项目资金渠道,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探索建立省级重大项目资本金。科学安排土地利用计划,保证“861”重点项目用地。加强项目储备工作,力争新增项目储备规模2000亿元以上。

(五)着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多渠道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突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依托马钢、海螺、奇瑞、淮、丰原、淮南矿业等骨干企业,组织实施新型建筑材料、节能环保汽车、生物质能源、瓦斯治理等一批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培育壮大自主品牌。抓好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和申报工作,组建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加快高新区、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基本完成转制院所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公益类科技机构改革试点,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促进产学研结合,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继续做好科技富民强县工作。加快推进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科技资源整合、研发平台建设、培育创新型企业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六)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抓好500所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推进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全面完成医疗救治体系建设任务,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功能,抓好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办好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支持合肥市申办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推进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加强皖北地区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抓好合肥、芜湖、黄山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推进淮河、巢湖流域污染治理和南部地区酸雨控项目建设,加强农村面源污染和工业点源污染防治,提高防控重大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诚信教育,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和文明行业等创建活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依据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开展工作。关心老龄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推进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做好地震、气象、档案、文物、地方志、文史参事等工作。加强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后备力量建设,支持驻皖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七)认真解决事关民生的突出问题

强化就业目标责任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重视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退役军人安置,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加强职业介绍和技能培训,重点发展组织起来就业,实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0万人,其中“4050”人员4万人。抓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推进社会保险费“一票多费”征收试点,全面推行企业养老保险市级统筹,探索解决困难群体和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做好救灾和慈善工作。突出整村推进,扎实开展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健全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劳动保护,强化对煤矿、非煤矿山、食品药品、餐饮卫生、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等安全监管,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推进“平安安徽”建设,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依法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努力形成社会安定、环境安全、百姓安宁的和谐局面。

(八)切实加强政府效能建设

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各级政府特别是省政府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认真贯彻实施《公务员法

各位代表!面向未来,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安徽奋力崛起,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在中共安徽省委的领导下,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省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圆满完成今年各项任务,早日实现“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查字典资讯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点击显示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 地方 潍坊学院平安校园建设再推新举措,召开...
      10月15日,潍坊学院召开安全与卫生检查工作动员会,部署本学期第一次安全与卫生大检查。院长冯滨鲁在会上强调,实行定期的安全卫生检查,是学校在新学期提出的新举措,各部门要以“适应新常态,实现新跨越”的认识对待此项工作,树立“安全工作全覆盖,无盲区、无空挡、无过分”和“隐患就是事故”的思想,加强领导,齐...
    • 考试 截至20日9时:2016国考报名36...
      10月20日,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进入了第六天。据公务员考试网数据统计,截至20日9:30时,经过了近5天又1夜的报名后,报名系统已经审核通过了366748人,较昨天下午的数据增加了39927人,平均竞争比为13:1。公务员考试网从历年各时间段报名合格人数走势图来分析,2016国考报名在20日...
    • 高教 我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通过省级...
      9月27日至28日,湖北省教育厅、财政厅组织专家组对我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进行省级验收,从学校项目申报,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立项到完成建设任务,历时五年。此次接受验收,是学校建设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验收专家组由天津职业大学校长董刚教授为组长,成员有: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正校级督导员...
    • 地方 农村家庭毕业生成就业最困难群体 失业...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委托有关单位,针对1200名接受过资助的贫困学子的进行追踪调查,这些受资助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困难,呈现“常态化贫困”趋势。在调研中,有学生表示:“不怕苦,不怕累,只怕没机会。”这份调研报告指出:机会公平是最重要的公平。然而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最缺乏...
    • 地方 3.5万毕业生赶“招聘大集” 今年平...
      昨天(18日),江苏省人才市场和江苏省职业介绍中心共同举办的“201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秋季洽谈会暨百校百企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在南京国展中心举行,招聘会共有800余家企业进场,提供超过2.6万个就业岗位。尽管只有短短一天时间,但这场招聘大集还是吸引了3.5万名高校毕业生前来求职,初步达成意向8000多...
    • 高教 我院召开会议布置本学期工作院长王永平...
      9月18日上午,学院在办公楼一楼会议室召开了会议,院领导、各系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王院长主持。会上,王院长对本学期六项工作做了布置:一、认真做好“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希望各部门要通力配合,在寒假之前完成规划编制工作;二、全面开展学院规章制度建设工作,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方案规定的时...
    • 高教 学校召开领导干部会部署新学期工作
      9月11日上午,我校在国际文化大厦二层报告厅召开会议,部署新学期工作。全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了会议。党委书记郑萼主持会议。郑萼书记传达了暑期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25次全体会议上刘延东副总理、袁贵仁部长关于“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引领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讲话精神。郑萼书记指...
    • 高教 国际大体联主席致信我校校长感谢为世界...
      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克劳德·路易斯·加利安、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森超日前向校长贾益民、副校长徐西鹏发来感谢信,感谢华侨大学团队以及组委会在第一届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联赛中的鼎力合作,称大赛的成功应归功于华侨大学团队和志愿者的不懈努力和奉献。国际大体联在信中说:“此次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篮球联赛...
    • 高教 艰苦创业满十载 “三位一体”育英才—...
      岁月沧桑十载过,同舟共济话峥嵘。2004年,来自江苏省教育厅的批复牵系起了江苏科技大学与美丽港城张家港市的联姻:“同意江苏科技大学与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合作建办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这在当时被定位为“全省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这片‘试验田’走的是‘政府投资建设、母体学校办学、民办机制运行、独...
    • 公务员 2015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
      公示期7天,如对被公示人有意见或举报,请向省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反映。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华山南路78号,邮编:650021,联系电话:0871-63624895。
    • 考试 贵州省直考区2015年第九次职称计算...
      2015年省直第九次计算机网上报名的通知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考生,2015年省直考点第九次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计划于十一月初考试,为了给考生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网上报名服务。做好网上报名服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计算机证书有效期为五年,需要职称评审的考生可提前准备本次考试的合格证书、参...
    • 高教 武昌理工学院获批省级平台数量为全国同...
      武昌理工学院获批的省级平台包括湖北省高校改革试点学院、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电子商务孵化基地)、生物多肽糖尿病药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民办大学素质教育研究中心(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生物多肽糖尿病药物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还包括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
    • 公务员 2016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考试招聘都有...
      一、适应范围 根据《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共有18个县(市、区),分别是: 1.民族自治地方(1州7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辖吉首市、凤凰县、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泸溪县、永顺县、龙山县等8个县市)、通道侗族自治县、新晃侗族自治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芷江侗族自治县...
    • 地方 16省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来福建省培...
      教育部“校长国培计划”——2015年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福建教育学院小学校长培训班13日开班。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云南、贵州等16个省(区)或兵团的50名小学校长参加培训。本期培训主题是“校长办学治校能力与农村学校发展”。培训采取“集中培训+远程研修+返岗实践”的方式进行,安排集中培训25...
    • 高教 校党委部署工作 为新学期开局统一思想...
      9月2日,新学期开学在即,我校在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中层干部会议,统一思想,凝心聚力,谋划新学期。这次会议也是我校新学期第一次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全体校领导参会,会议由马蜂校长主持。会上,校党委胡大平书记作《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主体责任,推进学校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报告。报告中,胡书记先对暑期工作做了简...
    • 高教 学校召开2016届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
      10月10日下午,2016届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在中原楼七楼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张中华、校长杨灿明、副校长姚莉、陈明,校就业领导小组成员及各学院(中心)就业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陈明主持。会上,姚莉对学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并对2015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进行了部署...
    • 公务员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人才需求职...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人才需求计划岗位序号岗位名称岗位类别教师类别拟聘合计人数基本条件其他资格条件专业要求政治面貌学历(学位)/职称(或技术资格)符合所列条件之一1投资与理财专业教师教学高层次人才1金融、保险、证券类专业无1.正高职称;2.博士研究生;3.本科(学士)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本科且具...
    • 高教 省委组织部到我校宣布主要领导调整及任...
      9月7日上午,我校在郑东校区召开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会议,宣布省委对我校主要领导调整及任免的决定。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朱是西、省委高校工委组织干部处处长高治军、省委组织部科教企业干部处副处长王剑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杨健燕主持。会上,王剑宣读了省委任免决定:免去李小建同志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党委副书...
    • 自考 北京2016年4月起自考9专业执行新...
      金融(独立本科段)等9个专业的考试计划有调整,新修订的考试计划自2016年4月考试开始执行。这是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自考办了解到的。 考试计划调整的9个专业包括金融(独立本科段)、经济学(独立本科段)、会计(独立本科段)、国际贸易(独立本科段)、工商企业管理(专科)、人力资源管理(专科)、广告学(独立本...
    • 高教 校党委中心组举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统一部署,9月25日,我校党委中心组利用一天时间,以“严以律己,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为题在郑东校区举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二次集中学习研讨,省委高校第六巡回检查组组长周铁项,成员王新生、袁宏山、蒋保伟全程参与了研讨。全体在郑校领导参加了学习研讨...
    • 高教 我校举行2015级新生开学典礼
      开学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新生代表发言,表示要牢记校训,秉承精神,弘扬学风,在大学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教师代表医学院马丽老师发言,希望同学们树立理想和目标,带上自信和坚强,昂扬向上,努力学习。典礼上,副校长张汉燚致辞并作了《行大学之道,圆学子之梦》的讲话。张汉燚首先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新同学表...
    • 地方 全国第六届阳光教育论坛在北京密云隆重...
      “开展课堂文化建设,构建自主多彩的校园生活”全国第六届阳光教育论坛于10月15日在北京密云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阳光教育研究院,全国阳光教育联盟主办,北京市密云县教育委员会协办,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协办。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阳光教育理论创立者周洪宇,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
    • 地方 水清木华继“成志” 清华大学附属学校...
      10月17日上午,清华大学附属学校建校100周年大会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各界来宾,清华附中、清华附小的师生、校友约4000余人参加了大会。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史家小学校长王欢等教育界人士也出席了本次大会。清华大学附...
    • 地方 宁夏中小学校长来闽跟岗实践
      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和省教育厅联合主办、福建教育学院承办的201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校长来闽跟岗实践第二批项目于10月12日启动。该项目分前后两批,共有40名中小学校长来闽,每批20人、跟岗2个月。第一批跟岗实践项目于5月6日-7月4日进行,高中校长2名、初中校长7名、小学校长11名参加。第二...
    • 公务员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湖北84职位无...
      部门代码部门名称用人司局职位名称职位代码招考人数合格人数竞争比例345湖北省国家税务局鄂州市国家税务局西城税务分局科员(二)'0701074002200345湖北省国家税务局鄂州市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税务局科员'0701078001200667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鄂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物检疫监...
    • 考试 贵州省直考区2015年第九次职称计算...
      报名和考试时间:省直考区实行滚动考试。2015年度第九次考试的报名及网上缴费时间为:2015年10月27日9:30分—10月28日。考试时间为:2015年11月初。其余报名和考试时间原则上定为一至两个月组织进行一次,考生可根据本人工作时间和申报职称时间确定参加考试的月份。
    • 高教 我校学科楼组团正式启用
      10月9日上午,我校学科楼组团启用仪式在仙林校区六号楼楼前广场举行。校党委书记刘陈宣布学科楼启用,校长杨震致辞,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朱永平,副校长叶美兰、王国平、王宗荣出席仪式,副校长周南平主持仪式。杨震校长在致辞中指出,学科是大学建设与发展的龙头,学科水平是大学学术水平、办学特色、核心竞争力的突...
    • 地方 闽南师范大学启动专家学者进思政课堂活...
      16日,一堂极具特色的思政课在闽南师范大学举行,原中共东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东山县谷文昌精神研究会会长黄石麟应邀赴该校为学生作了专题报告。黄石麟用平实的语言从“不救民于苦难,要共产党人来干啥”、“党要求什么,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等方面讲述了谷文昌的感人事迹,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到“四有书记”谷...
    • 地方 福建省教师入选教育部思政杰出人才计划
      日前,教育部思政司公布2015年“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入选名单,由我省推荐的福建师范大学陈志勇老师入选“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全国共10名。此次支持计划由教育部思政司发起,旨在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引导和鼓励中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注重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 公务员 2015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招聘人员
      招聘岗位及人数本次公开招聘14人,其中,教学岗位12人,教辅岗位1人,管理岗位1人。具体招聘岗位及人数详见《广西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公开招聘人才需求信息表》(附件1)。应聘人员条件(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三)具有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